在位于乳山经济开发区的豪迈重型海洋装备产业园内,各条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行,大型构件在现代化的车间内高效流转。随着投资2.6亿元的项目三期——高端智能化管路生产线正式投产,山东豪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进一步延伸现有产业链条,满足了万吨模块的配套需求,实现了从中高端产品管路预制到海工装备生产线高端化升级的全链条布局。
在三期项目建设中,电力设施升级一度成为影响进度的关键难题。“豪迈三期项目规划产能大,高端设备对供电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而项目所在地块原有的电网架构相对薄弱,线路复杂、容量接近饱和,电力设施升级改造成为项目能否按时投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乳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投资服务部部长崔佳介绍。
同时,项目规划区域上空及周边,分布着多条为周边企业及居民供电的既有线路,线路迁改和升级涉及技术复杂、协调单位多、审批环节繁琐、施工周期紧张,若由企业自主推进,极易因流程不熟等原因导致项目延误。
聚焦企业电力设施升级这一最迫切、最核心的要素需求,乳山经济开发区服务专班提前介入,化身服务企业“店小二”,与国网乳山市供电公司紧密联动,成立电力保障联合攻坚小组,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勘察,精确测算项目全部达产后的峰值用电负荷,科学论证并优化线路迁改与布局方案。
“我们必须算清楚‘未来账’。”崔佳指着厂区电力规划图向记者介绍,“方案不仅要满足三期投产的即时需求,还要为豪迈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容量空间,同时也要考虑整个港口片区电网的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在线杆迁改和线路改造施工过程中,专班全程驻守现场,协调解决道路开挖、交通疏导、临时用电保障等一系列琐碎却关键的问题,确保了工程“零障碍”推进。
得益于专班的强力推动和高效协调,原本预计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豪迈项目三期线杆迁改及港口片区相关电业线路改造工程,得以快速完成。稳定可靠的电力“动脉”提前贯通,扫清了项目建设和未来生产的障碍,为三期项目的设备调试和最终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电力保障的及时到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山东豪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祉绪感慨道,“如果靠我们企业自己一家家去跑部门、办手续、协调施工,时间统筹不开,很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经区专班主动担当,牵头帮我们打通了所有环节,实现了无缝对接,让我们能够完全专注于设备安装和内部调试,为我们节省时间成本。这种‘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超前服务,真正体现了乳山一流的营商环境。”
既是“店小二”,又是“三大员”
乳山经区全面革新服务理念,主动实现角色转变,明确提出“政府围着企业转,服务跟着需求走”的工作方针理念,推动全体工作人员化身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创新建立“1+3+N”网格化服务机制,实现人人担当“招商员、安全员、服务员”的多重角色。通过每月定期走访企业,及时掌握运营动态,主动协助纾困解难,切实提升服务效能。
在服务重点项目方面,围绕项目前期谋划、招商引资,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系统构建“审批快、保障好、服务优、协同强”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同时,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实施专人全程驻守服务,第一时间响应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难题,确保项目推进“零障碍”、服务“不断线”。(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殷玉鹏 通讯员 岳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