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农”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进一步加大农业信贷担保支持力度,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精准赋能乡村振兴。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增担保额11.2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首保额新增3.3亿元。
乡村发展,金融先行。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于粮食业务的金融扶持,优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门槛,撬动金融资源“下沉”,全力推动金融担保业务高效开展,为“种业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借助农担这一平台,一大批农业经营主体得以“轻装上阵”,更好地投身于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今年夏天,进源小麦种植合作社法人郭姣姣收到了一笔数十万元担保贷款,为合作社“三夏”工作帮了大忙。“上个月底提出申请后,也就一周时间,贷款便打到了账户上。”她说,随着这笔资金的到账,合作社的资金压力得到有效解决,保障了三夏期间小麦收割和玉米种植正常进行。
在支持传统粮食生产的同时,农担服务还广泛覆盖至畜牧、水产、果业等“大食物”领域。今年上半年,我市粮食生产、生猪养殖新增业务额较2024年同比分别提升36%和21%,农业担保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增强。
从“希望的田野”到“深蓝”的海洋,农担威海中心不断加强推广“耕海贷”“种业贷”“渔船贷”等特色担保产品,探索各类新型融资模式,打造起“威农担当,聚力兴渔”党建品牌。截至目前,已为威海市渔业育产供销全链条主体提供担保支持52亿元。今年以来,新增相关业务4.17亿元,有效激活渔业产业链发展动能。
为更好的了解农户需求,农担威海中心还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涉农主体进行走访,在“面对面”对接中了解涉农主体融资需求。山东农担威海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全市500余户涉农主体的一线走访,目前,中心已为走访主体提供担保贷款近2000万元,部分融资需求已匹配合作银行、产品,正在收集资料、审批中,预计将快速落地。
在农户与担保贷款逐渐“熟络”的同时,今年以来,银行与农担的“银担合作”模式也在逐步提升。“目前,我们已经与荣成、文登、乳山等县域农商行达成新型银担合作意向,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效能。”山东农担威海中心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