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由市民政局、市委老干部局共同申报的《实施“银龄助威行动”构建银发人才社会参与新格局》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自2022年被列为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让老年人在参与中实现价值、在奉献中获得尊严”为目标,聚焦“老有愿为、老有可为、老有所为”三个维度,将“银龄助威”行动纳入全市志愿服务大体系和老龄工作重点任务,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试点推行“志愿伙伴”计划、建立全市统一的银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等,构建“党建引领+信用激励+智慧赋能”保障体系,实现“服务时长—信用积分—即时激励”闭环。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批银龄人才续航驿站,培育一批老年服务组织、基层老年协会,开展公益服务,并探索搭建“15分钟为老服务圈”,开展助餐、助医等服务,实现城乡服务网络全覆盖。聚焦老有所为,我市还通过组建“银龄调解团”、开展“银龄兴农”行动、开发“适老化”就业岗位等举措,充分释放银龄社会价值,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良性互动、协同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志愿者24.6万人,培育1800个老年服务组织、2328个基层老年协会,累计开展为老服务项目3000余个,服务活动34.5万场,形成“银龄人才续航驿站”“志愿伙伴”“海贝分”信用激励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工作品牌,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老年人的强大合力。(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李文思 通讯员 李小萌 王楠 刘云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