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寻山集团爱伦湾鲍鱼港内灯火通明。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浮漂星罗棋布,将2万多亩鲍鱼养殖海区勾勒成壮观的海上“阡陌”。养殖工人们戴着头灯,驾驶着舢板船,穿梭于海面上。此起彼伏的马达声,汇成了一曲独特的海上“交响”。

眼下,正值鲍鱼丰收的季节。每天凌晨,鲍鱼港内都是一派繁忙景象。随着一笼笼鲍鱼养殖箱被渔民合力采收上船,岸上的分拣车间里瞬间热闹起来,女工们麻利地将鲍鱼称重、分拣、装箱。这些鲍鱼将乘坐当天的物流“专列”,被送往全国各地的海鲜市场,最终端上食客们的餐桌。
“自9月中下旬以来,鲍鱼开始大量出货,最近一段时间达到高峰,一天能出三四百吨鲍鱼。”寻山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保通说。
荣成沿海海域环境优良,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鲍鱼产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鲍鱼养殖、加工、运输、交易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鲍鱼养殖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渔业特色产业。
寻山集团有着几十年鲍鱼培育养殖的历史,2万多亩鲍鱼养殖区年可产出各类规格的鲍鱼2万余吨。其自主研发培育的皱纹盘鲍“寻山1号”,凭借肉质嫩、味道鲜、营养价值高及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荣成鲍鱼“鲜”四海,秘诀就藏在这片海域里。荣成海域海流畅通,海水交换量大,海洋藻类丰富,近年来依托“海洋牧场”建设,上层养殖海带、龙须菜等藻类,下层“圈养”鲍鱼,此种养殖模式为鲍鱼生长繁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5头鲍鱼为例,它们要在海域中生长2年以上,才会被采收上岸。”孙保通说,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5头鲍鱼每斤能卖到40多元,规格越高价格也越高。
鲍鱼收获季一直持续至年底,大鲍鱼流入市场,鲍鱼苗则在深冬时节开启一场“南北迁徙”,到福建海域“越冬”。“我们与福建沿海地区开展鲍鱼冬夏对调养殖合作,这种‘南北接力’的养殖方式可规避寒暑,实现鲍鱼养殖的高效运转,成活率及生长速度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渔业效益。”孙保通说。
天色已亮,鲍鱼港内繁忙依旧,满载鲍鱼的运输船陆续靠岸。养殖箱里满载着渔民们的期待,又是一个海上丰收季。(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李林/文 通讯员 席刘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