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威海客户端讯11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李永仁,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李的真,市海洋发展局市场与质量监管科负责人王树科,介绍2025水产品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威海市作为中国渔业第一大市,水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近七成,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地级市。
11月14日至16日,2025水产品大会将在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共同主办,以“研判市场变化洞察发展趋势”为主题,设置1场全体会议及14场平行会议,聚焦水产行业的宏观经济生态构建、绿色转型发展、国际贸易挑战、产销模式创新、品牌战略升级、产业链责任实践等核心议题开展专业研讨。参会人员涵盖协会会员单位及企业代表、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商协会、国际组织、媒体等。
水产品大会在威海举办,将对提升威海城市品牌影响力、驱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展全球市场网络、巩固核心伙伴关系等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动作用。
极大提升城市品牌与产业地位
大会落户既是对威海水产行业领先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威海系列国家级称号的最强背书与集中展示,将极大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水产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强力驱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汇聚国内外专家、院所及高端专业团队,为威海养殖、精深加工、种业、智慧渔业等关键领域注入前沿技术、尖端资源,加速创新升级。深化产研对接,搭建高效平台,便利威海龙头企业直接对接全球顶尖科研与产业资源,促成技术合作、项目落地与人才引进。
全方位拓展市场渠道与贸易合作
借助大会配套的产品展示环节,可使威海海鲜及各类产品在“家门口”直接面向全球采购商展示品鉴,降低企业开拓成本,更好地为威海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吸引外资提供高效平台,加速对接国内外市场。
巩固与强化战略合作关系
大会在威海举办,将进一步深化威海与协会紧密合作关系,更好发挥协会纽带作用,为未来争取政策、资源、认证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2025水产品大会的具体日程安排是怎样的?拟邀请哪些重要嘉宾?大会期间将发布哪些重要内容?
本届大会会期共三天,涵盖开幕式、主旨报告、理事会及多场专题对话与平行会议。
11月14日下午,将首先召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
11月15日上午,召开全体会议,举行大会开幕式、形势洞察与产业前瞻主旨报告、签约仪式与发布;下午,召开7个平行会议,具体包括全球之选—2026进口水产品主推品类权威发布,围绕水产品供应链、出海渠道、设施渔业、鱼胶(花胶)产业、牡蛎产业、预制菜产业等相关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11月16日,召开7个平行会议及专题研讨,围绕水产品消费与市场、大宗水产品国际贸易、品牌赋能、罗非鱼、帝王蟹、长江刀鲚、海马等相关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大会将汇聚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近千人。
大会期间将发布“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科技奖”,聚焦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表彰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树立行业科技标杆。权威发布“全球之选—2026进口水产品主推品类”,基于全球供应链与国内消费趋势,推荐下一年度潜力进口品类,为企业提供采购参考,促进国内外市场融合。同时,在全体会议上,威海市人民政府将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签署共建威海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围绕产业升级与技术转化、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等六大领域深化合作,为区域渔业注入新动力。
★2025水产品大会为什么选择在威海举办?这将为威海企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大会选址威海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坚实的产业根基,提供全景化展示平台
威海作为“中国渔业第一大市”,坐拥北纬37°黄金海域,是刺参、牡蛎、海带等多种海珍品的核心产区,经济物种达300多种,水产品产量突破340万吨,连续30余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人均超1.1吨,渔业产值达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66%,已形成从育苗、养殖到加工、物流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基础雄厚、特色鲜明、资源优质。
▪独特的区位优势,构筑国际化贸易窗口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是我国对日韩贸易的重要枢纽,在东北亚水产品贸易格局中占据关键位置,选址于此有利于强化国内外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
▪深厚的合作基础,保障高水准办会成效
自2014年以来,协会与威海累计开展了8项国家级产业共建项目,双方在标准制定、品牌共建、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密切、成果丰硕。此外,威海也是我国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重要发源地,其领先的海洋牧场与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成熟的办会条件与深厚的合作关系,共同确保了本次大会的交流层次与举办水准。
对于威海企业而言,大会的举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品牌展示的“聚光灯”
作为东道主,威海企业可通过展览、研讨和实地考察,向海内外客商、专家与媒体集中展示实力,强力提升“威海海鲜”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市场开拓的“快车道”
大会汇聚全球产业链资源,为威海企业搭建一个“家门口”的高效对接平台,便于精准拓展销售网络、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显著降低市场开拓成本。同期举办的“全球之选”发布等活动,更有助于企业把握国际供需动向,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创新升级的“催化剂”
通过参与高层级的行业研讨会议,企业能及时把握行业前沿趋势与政策导向,依托“威海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共建等契机,有望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领域获得重点支持,从而驱动自身乃至区域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加速迈进。
▪共享发展的“新引擎”
大会同期将集中呈现威海在海洋牧场、生态养殖、水产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威海作为中国水产领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为威海企业赢得更多关注、资源与合作机会。
★2025水产品大会即将拉开帷幕,作为举办地,此次大会将会融入哪些威海特色活动?
为充分展现威海特色,我市策划了三大特色活动。
设立“威海海洋食品”展示区。精心组织30余家威海龙头、特色企业,集中展示威海海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荣成鲍鱼、鱿鱼,以及海洋预制菜等威海优势、特色海洋食品,通过实物展示、品鉴体验等方式,向参会代表全方位、多角度推介展示威海特色海洋食品。
举办现代渔业影像纪摄影展活动。征集并筛选了40余件优秀摄影作品,生动展示推动海洋强市建设过程中的突出优势和亮点成就,讲述威海渔业故事。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大会期间将组织参会代表实地观摩鑫发控股、冠和国际生鲜基地等龙头企业,了解威海在水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发展成效。这些特色活动将充分展现威海海洋渔业的独特魅力,为参会嘉宾提供深入了解威海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威海海洋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悦/文 毕钰晶/图)

威海市作为中国渔业第一大市,水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近七成,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地级市。
11月14日至16日,2025水产品大会将在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共同主办,以“研判市场变化洞察发展趋势”为主题,设置1场全体会议及14场平行会议,聚焦水产行业的宏观经济生态构建、绿色转型发展、国际贸易挑战、产销模式创新、品牌战略升级、产业链责任实践等核心议题开展专业研讨。参会人员涵盖协会会员单位及企业代表、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商协会、国际组织、媒体等。
水产品大会在威海举办,将对提升威海城市品牌影响力、驱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展全球市场网络、巩固核心伙伴关系等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动作用。
极大提升城市品牌与产业地位
大会落户既是对威海水产行业领先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威海系列国家级称号的最强背书与集中展示,将极大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水产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强力驱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汇聚国内外专家、院所及高端专业团队,为威海养殖、精深加工、种业、智慧渔业等关键领域注入前沿技术、尖端资源,加速创新升级。深化产研对接,搭建高效平台,便利威海龙头企业直接对接全球顶尖科研与产业资源,促成技术合作、项目落地与人才引进。
全方位拓展市场渠道与贸易合作
借助大会配套的产品展示环节,可使威海海鲜及各类产品在“家门口”直接面向全球采购商展示品鉴,降低企业开拓成本,更好地为威海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吸引外资提供高效平台,加速对接国内外市场。
巩固与强化战略合作关系
大会在威海举办,将进一步深化威海与协会紧密合作关系,更好发挥协会纽带作用,为未来争取政策、资源、认证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2025水产品大会的具体日程安排是怎样的?拟邀请哪些重要嘉宾?大会期间将发布哪些重要内容?
本届大会会期共三天,涵盖开幕式、主旨报告、理事会及多场专题对话与平行会议。
11月14日下午,将首先召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
11月15日上午,召开全体会议,举行大会开幕式、形势洞察与产业前瞻主旨报告、签约仪式与发布;下午,召开7个平行会议,具体包括全球之选—2026进口水产品主推品类权威发布,围绕水产品供应链、出海渠道、设施渔业、鱼胶(花胶)产业、牡蛎产业、预制菜产业等相关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11月16日,召开7个平行会议及专题研讨,围绕水产品消费与市场、大宗水产品国际贸易、品牌赋能、罗非鱼、帝王蟹、长江刀鲚、海马等相关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大会将汇聚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近千人。
大会期间将发布“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科技奖”,聚焦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表彰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树立行业科技标杆。权威发布“全球之选—2026进口水产品主推品类”,基于全球供应链与国内消费趋势,推荐下一年度潜力进口品类,为企业提供采购参考,促进国内外市场融合。同时,在全体会议上,威海市人民政府将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签署共建威海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围绕产业升级与技术转化、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等六大领域深化合作,为区域渔业注入新动力。
★2025水产品大会为什么选择在威海举办?这将为威海企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大会选址威海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坚实的产业根基,提供全景化展示平台
威海作为“中国渔业第一大市”,坐拥北纬37°黄金海域,是刺参、牡蛎、海带等多种海珍品的核心产区,经济物种达300多种,水产品产量突破340万吨,连续30余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人均超1.1吨,渔业产值达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66%,已形成从育苗、养殖到加工、物流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基础雄厚、特色鲜明、资源优质。
▪独特的区位优势,构筑国际化贸易窗口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是我国对日韩贸易的重要枢纽,在东北亚水产品贸易格局中占据关键位置,选址于此有利于强化国内外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
▪深厚的合作基础,保障高水准办会成效
自2014年以来,协会与威海累计开展了8项国家级产业共建项目,双方在标准制定、品牌共建、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密切、成果丰硕。此外,威海也是我国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重要发源地,其领先的海洋牧场与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成熟的办会条件与深厚的合作关系,共同确保了本次大会的交流层次与举办水准。
对于威海企业而言,大会的举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品牌展示的“聚光灯”
作为东道主,威海企业可通过展览、研讨和实地考察,向海内外客商、专家与媒体集中展示实力,强力提升“威海海鲜”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市场开拓的“快车道”
大会汇聚全球产业链资源,为威海企业搭建一个“家门口”的高效对接平台,便于精准拓展销售网络、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显著降低市场开拓成本。同期举办的“全球之选”发布等活动,更有助于企业把握国际供需动向,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创新升级的“催化剂”
通过参与高层级的行业研讨会议,企业能及时把握行业前沿趋势与政策导向,依托“威海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共建等契机,有望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领域获得重点支持,从而驱动自身乃至区域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加速迈进。
▪共享发展的“新引擎”
大会同期将集中呈现威海在海洋牧场、生态养殖、水产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威海作为中国水产领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为威海企业赢得更多关注、资源与合作机会。
★2025水产品大会即将拉开帷幕,作为举办地,此次大会将会融入哪些威海特色活动?
为充分展现威海特色,我市策划了三大特色活动。
设立“威海海洋食品”展示区。精心组织30余家威海龙头、特色企业,集中展示威海海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荣成鲍鱼、鱿鱼,以及海洋预制菜等威海优势、特色海洋食品,通过实物展示、品鉴体验等方式,向参会代表全方位、多角度推介展示威海特色海洋食品。
举办现代渔业影像纪摄影展活动。征集并筛选了40余件优秀摄影作品,生动展示推动海洋强市建设过程中的突出优势和亮点成就,讲述威海渔业故事。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大会期间将组织参会代表实地观摩鑫发控股、冠和国际生鲜基地等龙头企业,了解威海在水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发展成效。这些特色活动将充分展现威海海洋渔业的独特魅力,为参会嘉宾提供深入了解威海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威海海洋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悦/文 毕钰晶/图)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刘 悦
复审:孙美玲
编辑:刘 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