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紧紧牵住项目的“牛鼻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3-11-27 07:30:28    来源: 威海日报·威海新闻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四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市域一体化六大重点区域之一……南海新区这块年轻的土地,承载了诸多荣誉和太多的期许。

    紧紧牵住项目的“牛鼻子”

    ——探析南海新区产业强区之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四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市域一体化六大重点区域之一……南海新区这块年轻的土地,承载了诸多荣誉和太多的期许。

    荣誉背后是努力,期许之下是责任。南海人以永不熄灭的创业激情和追求卓越的服务热情,紧紧牵住项目这一“牛鼻子”不放,按照“突出海洋经济、强化工业带动、再造园区优势、加快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和落地投产速度,肩负起打造蓝色经济示范区和高端产业隆起带的重任。

    今年以来,南海新区共有40多个过亿元项目签约或达成意向,其中过5亿元的20个,新建或改造厂房61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5亿元,开发建设全面提速,构筑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优化服务

    营造项目发展好环境

    筑巢引凤,环境先行。

    在南海新区现代路中段,一座不起眼的小楼,楼顶立着“南海发展服务中心”八个鲜红的大字。

    这座管委租来的小楼,是南海服务的“心脏”,项目审批需要的所有手续都能在这里完成。

    紧扣“简、省、快、优”四字诀,南海新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采取职能整合、委托代办等一系列措施,对所有进区项目统一登记、牵头办理、并联审批、集中收费,有效规范了审批服务行为。审批时限压缩近一半,并创新性引入了中介收费竞争机制,使中介收费降到行业标准下线的40%以下,最低达到15%,为南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项目推进营造了优异的软环境。

    资金是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的关键。每天,南海新区财政局副局长李海明都会到财政内部信息网上,关注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产业优惠扶持政策,掌握信息动态,以便及时跟进相关工作,积极争取资金。

    李海明表示,围绕创新融资方式,破解新区和企业融资难题,在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与金融产业对接,大力发展银行及信托、保险、担保等金融业务的同时,他们引进了中阿精典项目运营公司,联合国内基金设立10亿元的发展基金,以基金资本带动社会资本,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成立了蓝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金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为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募集资金。

    近日,南海新区一家企业计划扩大产业规模,但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遇到了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抵押物,无法顺利办理贷款。南海新区在得知情况后,决定由蓝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该企业提供担保,收取比商业担保公司费用低的担保金,帮助企业顺利办下了贷款。

    为强化科技支撑,南海新区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蓝色产业孵化器,已有全人抗体药物、病毒检测仪、制动器、高能电池等4个研发团队达成进驻意向。此外,中物院科技广场年内动工,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明年开始招生,年内争取再落地一所大学,为高端人才的引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企业的孵化提供载体平台。

    在强有力的服务推动下,今年以来,昆嵛电缆、三角集团南海产业园、气垫平台船、嘉和机械二期、道琦矿山机械设备以及港口防波堤等十多个项目已经开工,到目前,45个重点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其中博盛新材料、凌航食品等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招大引强

    绘就项目建设新图谱

    “南海新区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发展优势日益突出。要实现新突破、快发展,必须从大项目、好项目的招引入手,全面出击、招大引强,完善产业布局,撑起南海经济发展的大骨架。”南海新区管委主要负责人强调。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招商形势,南海新区积极转变招商方式,创新招商思路,举全区之力抓招商,引项目。

    管委领导班子首当其冲、牵头负责,以投促局、经发局以及驻区市直部门为主体,成立了12个招商小组,全面整合招商力量,细化产业分工,每名领导、每个招商小组都明确1至2个主攻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形成专业化、扁平化招商格局,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12个招商组分头出击,分赴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惠州、佛山、从化,长三角地区的杭州、苏州、宁波、上海,河南的郑州、平顶山以及北京、济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行程达4万多公里,网罗了一大批客商资源。

    在招商活动中,各招商组“八仙过海”,各出奇招。投资促进局局长石建奉带领一组招商队伍积极与商会接洽,通过人脉资源,与多地商会建立友好关系。他们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中国企业家发展联合会建立联系,免费在其协会举行的大会上作招商推介,并与协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每月世界杰出华商协会都会组织一批华商会员到南海新区考察,并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石建奉高兴地说。

    在接待考察客商的过程中,南海新区注意收集客商信息,建立起客商资源库,每周给这些客商发送南海新区的新信息,在节假日发送问候信息,长期与这些客商沟通交流,为有效捕捉招商信息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效的招商举措,成为南海项目聚集的源头活水,形成了联系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格局。

    科技助力

    特色产业带龙头高昂

    时至寒冬,走进南海新区,处处感受到火一般的发展热情。

    在南海新区临港产业区华腾新陶建材有限公司联合烧成车间内,机器轰鸣,传送带运转不停,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我们的生产设备全部从西班牙、意大利引进,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条生产线从磨粉、布料压制、烧成、抛光、打包,所有工序全部自动完成。”车间负责人介绍,“一期工程10月份投产后,订单一直不断,公司决定再上一条高档陶瓷生产线,预计明年4月份投产。”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同样生产建材的博盛新材料也是订单不断,每天到公司拉货的车辆络绎不绝,产品远销欧美、亚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引进的是欧洲生产工艺,生产的高强度低碱玄武岩纤维制品不仅防火保温,更具有节能降耗的功能。”公司总经理周鹏举说,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长期重点发展项目。

    而生产新型生态环保材料的蓝岛科技产业园正在抓紧进行二期工程施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上,一望无际的钢结构主体屹然挺立,防火涂层、设备基础及配套管网工程等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二期工程北侧,早已建成投产的一期项目每天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和客商。“像这样图案精美、颜色丰富的成品板材,都是用煤矸石、建筑垃圾、秸秆等废弃材料制成。它具有防火节能轻质、环保无毒抗震等特性,而且便于施工和组装,可以说是建筑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在产品展示区,讲解员一边解说,一边对板材进行抗压、防火、环保实验,其优良的性能令人叹为观止。

    在产业布局上,南海新区以蓝色高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以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央企为重点,全力突破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以海洋工程、节能环保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生物医药、中药药品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新型功能性材料、先进复合型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为重点的生态化工产业,以康疗、养生、文化休闲为重点的健康养生及文化产业,通过产业的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跨越发展的新优势。

    如今,新区各大特色产业带脉络清晰、骨骼强壮:华腾、博盛、蓝岛科技等骨干企业共同举起了南海新区新材料产业的大旗;天润曲轴、威力装备、鸿通管材等则挺起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脊梁;瑞霖医药、益建医药、琪诺医药等构筑起了南海生物药业板块;奥特莱斯商业旅游综合体、中基国际广场、东北亚国际媒体中心等项目托起了健康养生及文化产业的明天……

    厚积薄发,激流勇进,南海新区正加速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 盛潇涵 王文文 通讯员 刘昌勇)

来源: 威海日报·威海新闻网
编辑: 小风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