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当前,南海新港二期工程积极推进,加快建设区域外向型出海大通道,变陆域末端为海域开放最前沿,为南海新区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
1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威海市人民政府谅解合作备忘录》在北京交通大学签署,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将在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南海新区借力引智,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搭建近水楼台。
大布局、巧借力,外联内引,尽显南海人智慧。
南海新区在高标准推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以宏大的全球视野,寻求自身突破;以国际化战略思维,谋取发展机遇,以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上档升级。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的主体。
南海新区高度重视企业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做好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提高国际合作针对性,掌握企业“要什么、用什么”,管委有关部门对区内所有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摸清企业技术需求,派专人跟踪对接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有针对性开展技术对接。
威力工具有限公司多年来从事风机、除尘器的生产和销售,在钣金件设计和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鼓励企业拓宽发展领域,增强发展竞争力,南海新区引导其与韩国东洋物产株式会社联合攻关全自动花生收割机械化设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目前,花生收获机样机已组装完成,今年上半年可正式投入生产。
企业走出去,技术引进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南海新区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企业走进欧洲,考察数控机床、清洁能源、新材料、轮胎等技术并开展合作,同时邀请外国团组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项目合作,帮助企业运用国际渠道,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
为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三角集团与芬兰BDE技术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开展最先进的工艺流程设计,在南海新区新上高性能商用车胎、乘用车胎以及汽车轮胎试验场和航空胎等研发生产销售。目前,流程设计已经完成,正进行基础施工,明年上半年投产,将建成世界最先进的轮胎生产线。
南海新区还充分利用威海驻欧、驻韩办事处,拓宽对外联系渠道,广泛收集对辖区企业有用的国际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向企业进行推介。
瞄准国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机遇,吸引了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在南海新区设厂,生产风力发电相关设备,企业还收购了生产电机齿轮箱最先进的德国雅克公司。目前,该企业拥有齿轮箱生产领域全球领先技术,全面开展齿轮箱的生产和售后维修等工作。
在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南海新区的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春节过后,蓝岛建材一期车间便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当中。“2013年,我们中标了俄罗斯300亿元的保障房板材订单,目前正加快生产。”公司市场部经理何星宏介绍,国外对他们生产的新型环保建材认可度非常高,欧洲、中东、俄罗斯、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订单。
总投资2亿元建设的凌航食品项目,从事速食面生产、自热食品生产及海洋食品深加工,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去年,公司还未投产时就已接到了来自坦桑尼亚1亿多美元的方便食品订单合同。
多渠道培养引进国际高端人才
南海新区引进北京交通大学落户,为区内科技提升创新发展储备智力源和人才库,已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借助这一平台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更被人称作在国际人才培养、引进上的神来之笔。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是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一直保持着卓越的工程学科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双方将在探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基础上,积极为区域发展输送高素质科研人才,并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区内直接实现产业化生产。目前,学校正在进行建筑内外装修,9月份新学期即可投入使用。
除引进高等院校,南海新区还围绕产业项目,加大引进外籍高端人才力度,推动高科技项目研发生产。
天润曲轴聘请了3名德国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今年4月即可进行试生产,产品销住美国;普瑞高通生物芯片项目由美籍华人朱劲松教授投资建设,他拥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主要进行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的产业化开发。
近年来,南海新区先后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几十名高端外国专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来自比利时的约翰·费阿德里安·文教授是威海金太阳光热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外国专家,主要从事太阳能光热发电实用技术研究。2013年11月19日,约翰·费阿德里安·文从近两万名在山东工作的外国专家中脱颖而出,被省政府授予2013年度“齐鲁友谊奖”,成为南海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外籍专家。1月21日,他还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部分外国专家新春座谈会。
“南海新区的投资环境非常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我们在一起交流、合作非常愉快。我会尽我所能,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南海新区。”约翰·费阿德里安·文说。
力促国际科技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
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基础上,南海新区还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方式向人员交流、平台共建、技术研发等多方向发展。
积极帮助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先后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国家实验室、美国阿克隆大学等开展合作,进行国内外相关科技转化。其中,三角集团与全球橡胶科技最先进的阿克隆大学高分子工程学院和国家高分子创新中心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轮胎科技创新,面向全球市场,进行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金太阳汇银高温集热管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在太阳能利用研发领域有新的拓展,推动企业孵化不断走向国际化,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创新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立足重点发展产业,南海新区以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重点,着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拉动”工程,对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全区综合科技能力发挥了应有的促进作用。
目前,全球只有包括汇银在内的三家公司可以生产槽式高温集热管,由于供应紧俏,价格居高不下。公司还积极与西班牙能源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温集热管的产业化研究和检测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在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核心部件高温集热管的高性能、低成本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汇银高温集热管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温集热管全部出口欧洲,企业订单络绎不绝。
通过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南海新区高端产业逐步迈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不断上档升级。(记者 盛潇涵 通讯员 刘昌勇 王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