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建设“加速跑” 新区“撑杆跳”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盛潇涵 王文文 通讯员 刘昌勇)基础设施项目率先开工,各投产企业相继进入全负荷生产状态,生态环保工程持续加大投入……今年以来,南海新区各项工作快马扬鞭,加速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南海新区全力推进产业、环境、服务等“上档升级”,致力于在推进全域城市化中当先锋。
在举全市之力推进南海新区发展的思路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南海新区从城市建设到产业发展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下大力气夯实基础设施、营造发展环境、完善政务服务、加快产业布局,可以说发展要素已经完备,发展优势日益突出,南海新区已到了全面突破、上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南海新区管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和2014年全市两会,分别对南海新区提出了“加快发展”“上档升级”的要求。新的一年,南海新区以此作为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做大总量、做优增量,促进经济上档升级;更加注重一体化建设、城市化发展,促进城市上档升级;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促进环境上档升级;更加注重科技引领、内生驱动,促进产业上档升级;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促进服务上档升级。
在南海新区临港产业区,凌航食品、博盛新材料、蓝岛新型建材、华腾新陶建材等企业的车间内均是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各家企业都在抢时间赶订单;三角轮胎南海产业园、金尔生物科技、天润曲轴、大华塑业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设;作为板块引擎,南海新港一期两个万吨级泊位将于上半年投入运营,二期3.7公里防波堤建设和围填海工程正同步推进中。今年,南海新区优势产业将全面发力,并以港口投入使用拉动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着力推动经济总量做大、增量做优,力争年内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外贸进出口总量、地方级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力促经济上档升级。
致力于推进市域一体化,南海新区城市建设上档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中,他们计划投资4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南海客运站10月1日具备通车条件;可容纳4000名师生的南海高中,新学期即可投入使用;投入10亿元对环海路以南21个村进行城市化社区建设,新建10个社区;公交车站于10月份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车线路,增大出租车布点密度,形成公交服务网络全覆盖……南海新区以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为核心做优城市品质,实现人的城市化,变村民为市民,力争城市建设今年实现大变样,加速与文登、威海主城区对接,打造威海全域城市化“城村一体”的新范本。
在产业上档升级方面,科技引领成为南海产业发展的核心。作为南海新区科技创新的襁褓,蓝色创业谷项目已经进入内外部装修的收尾阶段,年内投入使用;而作为高层次人才摇篮的北交大威海校区建设也在如期推进,今年9月份新学期即可招收大学本科、研究生、留学生入学。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南海新区坚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人才特区”建设,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积极构建与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实现大提升,形成海洋经济改革创新发展新地标。
建设全域花园式城市,是南海新区环境上档升级的目标。在推进开发建设中,南海新区始终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加大绿化、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今年,他们投资1.7亿元打造昌阳河两岸景观、香水河西岸景观、观海公园、南海公园改造提升等景观工程,继续对滨海岸线进行沙滩整理。同时,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香水河拦潮蓄水工程,进一步增强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服务升级是推动各项工作升级的根本。南海新区在去年全面优化政务流程的基础上,今年深入推进以“改革中介、减少环节”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服务改革,对投资项目备案制、环保管理体制、评估主体和建设事项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打造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收费最低、效率最高的“南海新区”服务新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