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发展驶上“动车”轨道
编者按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南海新区从城市建设到产业发展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全面突破、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南海新区把“加快发展”“上档升级”作为工作总基调,致力于在推进全域城市化中当先锋。今日起,本报推出“南海新区上档升级加快发展”系列报道,展现南海新区在经济、环境、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新举措。
今年上半年,南海新港一期两个万吨级泊位将投入运营,新区出海大通道徐徐打开,项目集聚有了强力引擎。
在南海新区核心起步区,100多个过亿元大项目密集落地,数十个企业投产达效,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态化工产业等特色鲜明的蓝色高端产业带。
新突破、快发展,年轻的南海新区肩负起打造蓝色经济示范区和高端产业隆起带的重任,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绽放。“更加注重做大总量、做优增量,促进经济上档升级。”在新区奋战2014年发展建设誓师大会上,突出港口拉动、坚持产业强区的新号角已奋力吹响。
港口升级,强力拉动产业聚集
3月,南海新港工程全面提速。一期工程4台门机等设备已经安装到位,5公里引堤硬化、港务调度中心、机修车间、堆场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确保今年上半年2个万吨级泊位按时投入运营。
“港口是拉动新区经济上档升级的动力引擎。”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介绍,自开发建设之初,南海新区就确立了“产城一体、港城联动、以港兴业、以业兴城”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港口投入使用拉动二产做强、三产做大,充分发挥港口拉动产业聚集,产业聚集提升人气的联动效应,为新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加快港口建设,能为新区投产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博盛新材料是新区一家从事玄武岩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生产所需石材主要依靠港口运输,每个月上万吨石料在新区以外的港口上岸,每吨增加了4元的运输成本,极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加快本地港口建设迫在眉睫,我们需要为涉海大项目发展夯实强壮载体平台。”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介绍,港口已成为促进新区经济上档升级的关键因素。
为进一步放大港口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加快经济上档升级步伐,今年南海新区拿出4.4亿元推进新港建设。在已经完成作业400米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防波堤工程建设,计划年内完成填筑2000米。同时,加快完善与南海新港相配套的区域交通框架体系,推进疏港铁路、连港公路建设。
骨干领路,培植壮大产业集群
3月18日,凌航食品一期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新型藻类方便食品生产线高速运转,日产量达到八万包,产品富含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维生素等有益元素,全部出口大洋洲、非洲等海外市场。在临港产业区内,投产项目竞相发力,博盛新材料、蓝岛新型建材、嘉和机械等一批高端企业也都全负荷生产,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提升了新区经济上档升级的底气。
规模出效益,南海新区围绕骨干企业,积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突出以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为方向,大力发展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重点培植先进装备制造业、环保建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项目的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跨越发展的新优势。
为全力支持投产企业发展,南海新区进一步深化走访企业调研、把脉协调的频率和力度,帮助企业快速膨胀、快速提升、快速成长。
致力于构建“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膨胀一批、储备一批”的产业梯队,南海新区正推动明池玻璃、华腾新陶、金太阳新能源等企业膨胀发展,推动凌航食品、冠通管材等企业上档升级,力争年内新增培植起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6家以上,实现产业聚集高速发展,形成推动经济上档升级的强大合力。
项目带动,搭建产业上升梯队
南海新区重点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发力蓝色高端产业集群,全力提升产业项目层次,助推经济上档升级驶入“快车道”。
走进天润动力装备产业园,火热建设场景映入眼帘。在1.7万平方米的铸造静压车间内,熔化电炉、静压造型线、瑞士全自动浇注机等一批国外先进设备已安装到位,德国技术专家与近百名工人正在加紧设备调试,本月底进行试投产。
“该项目主要为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及德国丹纳公司等配套生产精密铸件,达产后年生产铸件4万吨,产值10亿元。”项目负责人介绍,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重卡及船用曲轴、精密铸件、铁路光轴、油田装备等,利用5年的时间在南海新区打造一个产值过百亿的动力装备产业园。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南海新区紧紧抓住项目这一“牛鼻子”不放,加快推进三角轮胎南海产业园、金尔生物科技、大华塑业等一批重点项目施工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奠定了南海新区经济上档升级的基石。
“今年,南海新区力争年内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外贸进出口总量、地方级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为推进经济上档升级提供坚实基础。”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区力争厂房建设突破60万平方米,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翻一番,地方级税收争取三年内翻一番,五年翻两番。(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刘昌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