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三千进城农民免费学“本事”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车亭 王文文 通讯员 刘昌勇 王建彬)4月2日,南海新区埠子场村的高培国一大早就坐上公交车,参加新区管委组织的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班。“以前一直在周边建筑工地当小工,因为没技术,工钱挣得也少。政府免费培训送到家门口,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高培国说。
高培国参加的培训班,是南海新区管委适应城市化发展新趋势,针对区内农村转移劳动力而专门举办的。高培国与南海新区埠子场、南湾、垒子等村100多位有从事建筑行业意向的农民成为第一期培训班学员。课堂上,来自文登职教中心的专业老师,不仅详细讲解基础施工工艺、安全文明操作等建筑行业基础知识,还组织学员到工地现场,手把手地教学员操作各类仪器设备。“老师讲得通俗易懂,现场示范又很到位,让我这个拿惯锄头的庄稼汉也摸透了建筑施工的道道,今后再也不愁找不到活干啦。”高培国学得格外认真,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录操作要领。
开设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班,是南海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的务实之举。南海新区是全市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是全域城市化和产业强市的重要板块和载体。今年,南海新区以打造威海全域城市化“城村一体”的新范本为目标,全面启动21个村城市化改造工程,年底前将完成10个新型社区建设,5000多户村民将成为新市民。随着大量农村居民的进城上楼,就业成为解决进城农民后顾之忧的关键。
一方面是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需要就业,却苦于没有技能;一方面是城市和产业发展亟需大量劳动力,却招不到技术工人——南海新区极力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他们把安置本地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业作为重点,与人社部门一起深入农村调研,掌握农村劳动力现状,摸清农民的求职就业意向。同时,到企业了解用工需求,结合新区产业发展特点,制定了针对性、实用性的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计划,让农民在进城之前就掌握一定的技能。
本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南海新区在培训计划中,将分批次对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3000多名转移农民进行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授课老师从专业院校聘请,开设建筑施工、园林绿化、家政服务、宾馆服务、保安、创业技能等方面培训课程,一月组织两期授课,整个培训将持续一年时间。“开展前置转移培训,搭建起村民变身市民的便捷通道,是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举措。”南海新区管委副主任邢海文介绍,通过技能培训,引导转移劳动力在短期内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具备离开土地也能创业致富的能力,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农民掌握了技能,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此,邢海文表示,南海新区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一大批龙头企业的落地投产,也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为转移农民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