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学玲:为教育事业燃尽最后一滴蜡
2015年1月5日,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了三年半之后,卞学玲老师终于放下了让她牵挂的学生,舍下了令她疼爱的女儿,抛下了需她陪伴的父母,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留给亲人同事们无比的悲痛和无尽的追思!
“再疲惫她也面带微笑”
“卞老师永远精神抖擞,再疲惫她也面带微笑”,同事们都这样评价卞学玲老师。
2004年,卞老师担任武术班的班主任。武术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复杂,教学管理难度大,班主任更是辛苦,要上课还要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每天清晨6点,卞学玲总是第一个准时来到学校,叫学生起床整理内务、陪学生晨练就餐、帮孩子们缝补衣服……紧接着又开始繁忙的教学工作;晚上,其他老师都下班了,卞老师还要和孩子们一起上晚自习,照顾他们洗漱、睡觉,常常是10点半以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可第二天大清早,她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校园里。有时丈夫值夜班,卞老师就把年幼的女儿留在办公室里等她。这一干就是三年,用她那柔弱的身躯承担着繁重工作。
2006年12月份,卞学玲的脚崴得很严重,脚面肿得老高,有时疼得禁不住流泪。但她仍然每天一瘸一拐地到教室不拉一节课,学生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家长得知后也唏嘘不已。
“她身上有种神奇的力量”
“卞老师身上有种神奇的力量,从没见过她对学生发火,可再难管的学生,在她的教育下也变得懂事”,老师们都非常佩服她。
刘明(化名)是武术班初三的学生,天不怕地不怕,频频违纪,提到他名字老师们就头疼,卞学玲也经常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有人劝卞老师:“再有一年他就毕业了,只要看着他不犯大错就行了”。可她觉得老师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卞老师倾注大量的心血给刘明更多的关爱。她发现刘明虽然叛逆,可是钟爱武术,好打抱不平。于是,卞学玲就把刘明树立成“习武标兵”,让他负责班级的纪律;同时引导他以身作则,将他的“讲义气”引导成正义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卞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刘明的行为举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自己模范遵守纪律,还使得班级的纪律有明显改善。刘明的父母对儿子的转变非常欣慰,对卞老师心存感激之情。
卞学玲对学生严慈相济,处处做学生的楷模,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和许多学生是QQ好友,学生都毫无保留地对她聊聊心里话,她也分享分担学生的喜怒哀乐。“能成为卞学玲老师的学生,是我们的幸运”,追忆卞老师,许多学生都这样深情地说。
“我要亲自把学生送出校园”
2011年6月20日,卞学玲剪短了一头的秀发,开始化疗的第一天!
一年前,在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卞学玲被查出乳房有肿块,医生建议她住院检查治疗,可卞学玲放不下学生,迟迟不去住院。2011年4月份,肿块越来越大,丈夫多次催促她到医院,从未红过脸的两个人,甚至为此吵了一架,但是卞学玲总说,初四的最后两个月很关键,等学生毕业了再彻底检查。
拗不过妻子,丈夫只能焦急地等待。进入6月份,丈夫掰着手指头一天一天地数,“中考结束了,咱可以去医院了吧?”“不行,15号开毕业典礼,我要亲自把学生们送出学校大门。”6月16日,卞学玲终于来到医院,可病情已经很严重,只能先化疗再手术切除。
这是爱的坚持,是责任的力量!当学生的学业和自己的健康摆在面前时,卞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我不后悔我的选择”
卞老师的治疗过程痛苦而艰辛:切除手术、化疗、放疗,癌细胞转移,多器官衰竭,行动不便,疼痛难忍;化疗放疗的反应远远大于他人,呕吐异常厉害,一口饭咀嚼半天也咽不下去;白细胞数量始终太低,“增白针”一针接着一针,“增白药”一把接着一把,却始终难以奏效;后期病情恶化,造成胸部积水达8斤之重,呼吸困难,就连晚上睡觉也得靠坐着……但她咬紧牙关,始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面对亲人学生和同事时,她始终满面春风有说有笑!
亲人们说,卞学玲是不甘清闲的人,离不开学生和工作。她治疗休养一年后就急着去上班,即使不上课,也要做一些自己能干的工作,直到病情再次恶化……
学生们说,卞老师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她心中装的都是学生,唯独忘了她自己。
同事们说,卞老师像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永远战斗在最前线,把美丽的青春燃烧在教育事业中。老师们去看望她时,她总是问起学校的情况,回忆工作时的情景,她说:“我不后悔我的选择”!
……
春蚕的丝,晶莹剔透,绵绵不绝,装扮了这个世界,也显示着生命的美丽。卞学玲老师就是那春蚕,焕发出为人师者的绚烂光彩。“道德模范”对她来说不是标杆也不是荣誉,而是发自内心深处最自觉的追求。她的事迹已传遍荣成教育的沃土,成为荣成教师的楷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