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青春不轻言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好人之星候选人评选
2015-07-07 10:19:41    来源: 威海网
李斌,育黎镇南李家村人,1985年12月出生,31岁的他现在跟普通的老农一样,在大棚里弯腰忙碌着摘西红柿,并不时用沾满泥土的手背抹一把额头的汗水。简朴的穿着、黝黑的面庞、憨憨的笑容,都让人很难将他和大学生身份联系到一起。

    李斌,育黎镇南李家村人,1985年12月出生,31岁的他现在跟普通的老农一样,在大棚里弯腰忙碌着摘西红柿,并不时用沾满泥土的手背抹一把额头的汗水。简朴的穿着、黝黑的面庞、憨憨的笑容,都让人很难将他和大学生身份联系到一起。

    2007年大学毕业后,李斌在韩国度过六年的留学和打工生活,并于2013年回到老家乳山。因为叔叔家有几个草莓大棚,并间作其他蔬菜,从不愁卖,效益也不错,李斌也萌生了做草莓大棚的想法。

    李斌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李斌是家里的独子,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李斌的父母也盼着儿子能有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过上舒适无忧的生活。大学生回家做大棚,吃苦受累不算,做得再好都一辈子是农村人。

    一向随和的李斌,这一次决定自己做回主,他和新婚妻子李芸商定,就做草莓大棚,并打算2014年春节过后就动手。看着小夫妻一本正经要做点事,双方父母也不好再阻拦,只好放手让他们试试吧。

    干事创业光有激情不行,还得有钱投入。草莓大棚建造过程中全部都是现金即时结算,处处都得花钱,他们小两口刚成家,也没有多少积蓄可用,这可怎么办?

    作为他们俩的坚实后盾,李斌的父母拿出9万元,牟平的李芸父母拿出7万元。为了多给女儿女婿一点经济和人手上的支持,李芸的父亲还把自己正在开的出租车承包给了别人。关键时刻,双方父母提供的无私帮助让李斌感动不已,剩下的资金缺口,他只能向银行贷款17万。

    建蔬菜大棚需要成片的大块土地,而且最好坐北朝南,这样不仅易于栽植管理,且光照条件好有助于高产。经多方辗转打听,李斌看中了北勇家村头的30亩地,并以每亩500元的的价格,一口气签订了10年的租地合同。

    拿到地,紧跟着就是打井、育苗、盖房和建棚。李斌千方百计到处恶补草莓育苗、栽植和管理技术知识,乳山寨东架马沟村、南司马庄村,诸往镇泊子村等,都曾出现李斌拜师学艺的身影。他白天到田间地头、农家庭院以及蔬菜大棚虚心向人请教,晚上则如饥似渴地在书籍和网上搜索、浏览草莓栽植技术。

    据李芸介绍,去年7月份建棚时基地还只有毛坯房,而且里面除了一个冰箱和一只煤气灶,什么也没有,光溜溜的炕上铺张席子就是睡觉的地方。白天夫妻俩忙着招呼工人建棚,晚上两个人都累得几乎散了架,根本没有力气回到屋里睡觉,而是在露天的货架上直接躺下。睡不着就一起看星星看月亮,还回忆他们的恋爱史,在辛苦中一点点咂摸着温馨和浪漫。

    棚架、主梁、副梁及棉被等运来,对方也只是简单对搭建方法作了口头说明,就结账走人,李斌只能自己请小工来做。由于没有技术经验,棉被和卷帘门都没有彻底固定住,李斌和李芸在房里听到外面轰隆隆一阵巨响,俩人拖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到了院子里。只见白天架上去的棉被带着钢管重重地从棚顶滑到地上,夫妻俩欲哭无泪,瞬间的无所适从之后,是对钢管和卷帘机可能摔坏的担忧和恐惧。李斌黑灯瞎火地跑到附近的泊子村,找来20个壮劳力来帮忙重新架起和固定棉被,李芸则去商店买了800元左右的香烟作为谢礼。由于大家都没要工钱,2014年春节草莓结果后,夫妻俩向每家送去5斤上等的草莓表示感谢。“草莓才值几个钱,要不是大家伙儿那晚及时帮忙,我们俩就得哭到天亮了!”李斌笑言道。

    仍是经验不足,李斌的7个大棚2014年中秋节才建起来,以至于草莓12月底才开始上市,足足比其他种植户晚了半个月。第一批上市的草莓价格往往都在每斤20元—30元,李斌的草莓由于错过了最佳的市场行情,价格从未超过每斤10元。一步晚,步步晚,一季草莓下来,李斌毛收入20万元,粗略一估算,扣除人工等成本,利润却寥寥无几。开朗的李芸却努力安慰丈夫:“咱就当都交学费了,只要我们肯干能吃苦,倾家荡产也不怕,我不信咱就没有发家致富的那一天!”

    现在李斌的大棚种着西瓜、西红柿,西瓜刚开始爬蔓儿,并零零星星地结出了大小不等的小果儿。西红柿却正是上市旺季,每天李斌都会穿梭在湿热的大棚里摘西红柿。谈到销路,李斌告诉我们,本地蔬菜市场近乎饱和,他们不舍得将西红柿低价批发给菜贩子,就将目光盯准了烟台牟平一带,每天凌晨由岳父陪着李芸运到牟平,走街串巷联系超市、饭店等。“我只负责在家坐镇出点子,媳妇儿能说会道,善于交际,让她出去跑营销,准没错儿!”李斌憨笑着总结出自家的战术。

    今年4月份,李斌偶然得知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顺利拿到为期2年的10万元无息贷款。夫妻俩决定购置一辆二手货车用来跑运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好彩头,果蔬基地这辆车肯定会越开越快,越开越远!”谈到越来越顺的创业路,李斌信心满满。

    在和李斌夫妻的交谈中,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生意人的精明甚至狡黠,反而是他们无处不在的善意、踏踏实实的努力给人印象深刻。

    草莓育苗是个精细活儿,80%的时间需要在地上蹲着往前挪动,相当费时费力,一般都由农村四五十岁的大妈来完成。李斌就为干活的大妈买来小凳子,让其坐着操作,这样虽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大大减轻了身体的劳累程度,也让大妈们暗暗对这个善良的小伙子感念不已。在李斌看来,找工人干活不是一锤子买卖,将心比心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对彼此都好。

    草莓和西红柿都不打催熟剂,口感比卖相更重要。在交谈中,李斌和李芸不止一次这样表示。由于不打催熟剂,他们销售的西红柿总是容易爆皮和裂口,这让许多注重外形的顾客敬而远之,上门推销时,李芸就主动提出顾客先尝后买,好吃再买。“虽然暂时可能会赚不到太多钱,但我们做的是品牌,不是一年两年的产品,总有一天市场会发现我们产品的好品质,踏踏实实不会永远吃亏!”

    李斌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成功注册了“李斌果蔬基地”商标,以后还要以果蔬基地为根据地,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做大做长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打算在部分露天的田地散养鸡鸭等家禽,发展循环经济。

    “从创业的第一步开始,我就拍下了照片,一点点记录我家的果蔬基地成长过程,这也是我们俩的成长,多年后这将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财富!”快言快语的李芸如是说。

来源: 威海网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