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见梅:坚守信誉 寒梅花开
李见梅,女,生于1969年6月9日,诸往镇许家村人。她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在普通生活下的她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她为人不怕困难,敢于吃苦,重守承诺,积极上进,力求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积极上进,立志成就一番事业
李见梅高中毕业,毕业后在诸往镇许家村当过4年民办代课老师,在代课期间认真负责,讲课生动有趣,得到学生的好评,在代课期间她也一直保持一颗“时刻学习”的心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自学建筑预算员的教材,并考取建筑预算师执业资格证书。1994年李见梅与许家村青年许进绪结婚,婚后生有一女,丈夫家境贫寒,又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为了让孩子老人过上好生活,李见梅随丈夫在东营打工6年,期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全力打拼,但生活并没有因为辛勤付出而改变。2000年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李见梅和丈夫回到了许家村,为了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丈夫一个人去了牟平打工,李见梅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自身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她不甘于就这样终结自己的事业,于是她决定自己要干点事。她通过电视、报纸等,四处寻找创业项目。上天总是眷顾那些拼搏奋斗的人,不久,经朋友介绍,夏村电子厂要找一家外协厂,本厂负责提供大型设备,外协厂只需投入少量资金,李见梅对电子厂的发展做了一个评估,决定投入资金上项目。李见梅在村里租赁了12间废弃的学校校舍作为厂房,并在村里招聘了50多名工人,靠厂方提供的数十台大型设备,自己的电子厂就红红火火的开张了。
跌跌撞撞,创业路上崎岖难行
创业的路上不总是那么一马平川,李见梅的电子厂经营了半年,就面临着倒闭的困局。夏村电子厂效益不乐观,拖欠李见梅3万元资金,导致李见梅没钱给工人发工资。李见梅是个重信誉的人,虽然自己的电子厂倒闭,但不能拖欠父老乡亲的工资,她拿出自己和丈夫多年打工积攒的2万多元,把每一个工人的工资全额结清。在整个过程中,自己总共赔了5万多元,对于一个农村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挫折。厂子倒闭后,李见梅几度夜不能寐,几度伤心流泪。她内心深处一直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时时刻刻想着东山再起。经过了2年的平静期,她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因为有之前留抵夏村电子厂的大型设备作为基础,她决定还是坚持走开办电子厂这条道路。从2003年开始,她一有时间就开着自己的小破车,到处寻找电子生产加工合作商,不论是电视广告还是报纸广告,她都要留心一下,去看看是否有与电子生产有关合作项目。同时,她不会将创业路径只依赖于广告,实地考察也尝试过,她几乎走过威海境内的每家电子厂,那一阶段只要是电子厂她都要停车去了解一番,因为没有合作资金,期间遭到过不少白眼,碰过不少墙壁。“上天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2005年秋,她寻找到了与威海源友电子厂的合作机会,生产手机充电器。李见梅汲取上次创业教训,决定从小规模开始,摸索前进。她一开始在村里招聘10名员工,10名员工天天有活干,人人有事干。经过一个月,厂里的效益日益提高,之前跟着她的员工,得知她又开始办厂,就前去报名,这些老员工都是冲着李见梅重信誉去的。短短不到2个月,厂里的工人已经发展到了20人,并且又有许多老员工想着继续跟着李见梅在电子厂干,可是厂房有限,李见梅只吸纳了20名劳动力,在李见梅的带领下,她们红红火火干了5个年头。“人生处处有考验”,上帝又一次考验李见梅。2011年烟台源友电子厂倒闭,李见梅的电子厂也受到影响,濒临倒闭。
把握机遇,稳步前进奔发展
源友电子厂的倒闭给李见梅的电子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由于李见梅在经营过程中一直坚持信誉至上的原则,源友电子厂的一名业务主管给其介绍了烟台世贤电子有限公司客户。李见梅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决定重新开始,稳步发展。李见梅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原来的机器设备进行大整修,与世贤电子有限公司签订订单,每年都承接世贤源源不断业务。在农忙时节,李见梅会批准员工请假回家农忙,她成立的电子厂既吸纳了村里闲散的妇女劳动力,又给村民带去了一条增加经济收入的好门路。现在的电子厂里洋溢着一片红红火火的场面,电子厂的员工每天不到7点就能全员上阵干活,晚上员工都不舍离开工厂,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活可以干,电子厂正稳步走向更好的发展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