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秋:“亲闺女”一样的好媳妇
赵仁秋,是西楼金岭山庄的居民。三十多年来,她用辛勤的双手和一颗善良的心,支撑起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赡养了三位老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1985年,二十多岁的赵仁秋嫁给了吴家庵村的吴广友,吴广友是自幼随母亲改嫁到吴家庵村的,家里有六口人,上有爷爷、公公、婆婆,还有两个姐姐,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婆婆有时精神还不太好,家里生活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很困难。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复杂的家庭, 赵仁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对待老人象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家境虽不富裕,但这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和睦相处,苦中有乐。
随着女儿、儿子的出生,家里的担子更重了,由于丈夫吴广友自幼气管不好,又患上了肺气肿,不能出大力,家里家外基本上是她一人支撑着,不但要维持八口人的生活,还要还积下的外债,赵仁秋没有丝毫怨言地操持着这个家。2000年左右爷爷、婆婆相继去世,最令她悲痛的是在2009年丈夫也因病去世,家里的主心骨一下子没有了,生活的重担,精神上的打击使赵仁秋有些支撑不下。有人曾好心地劝说她,丈夫走了你年纪也不是太大再找一个,但是她始终放不下这个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虽说只剩下公公,但善良的她依然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
公公在老伴走后的2006年第一次患了脑血栓,住院十多天,不能下床,都是她细心照料,忙里忙外,变着花样做好吃的饭菜送给老人,公公时常说,这个不是亲生的儿媳妇真是比亲闺女还要孝顺。
2009年公公又一次患脑血栓住院,比第一次还要严重,亲友都觉得老人快不行了,但赵仁秋没有放弃,每天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给老人按摩,注意饮食,一住又是接近一个月,公公出院后也需常年吃药,因年纪大他时常忘记是不是吃过药,她总是到公公家叮嘱一遍才放心。就在今年公公又住了两次院,刚出院时老人几乎不能行走,在她精心照料下,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现在能拄着拐柱到处溜达。赵仁秋依然和丈夫在时一样,要么把公公叫到家里吃,要么就到公公家去给他做饭。
其实赵仁秋本人身体状况很差,常年的劳累使她过早患上了类风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出嫁的两个小姑子,看着身体每况愈下的嫂子,提出要搬老人到自己家中住上一段时间,都被嫂子拒绝了,说我最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就不搬了吧,生怕老人受罪。村里人都劝她,别太傻了,她总是说:“自己从没有把照顾公公当做负担,孝敬父母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