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同仟: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好人之星候选人评选
2016-05-12 17:34:56    来源: 威海网
许同仟,男,生于1972年3月,中共党员乳山市育黎镇龙角山村。2005年回乡开始创业,为村谋出路,为民谋财路,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任职以来,跑遍大江南北,为村民找项目、找技术、找销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许同仟,男,生于1972年3月,中共党员乳山市育黎镇龙角山村。2005年回乡开始创业,为村谋出路,为民谋财路,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任职以来,跑遍大江南北,为村民找项目、找技术、找销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许同仟他原来一直在威海上班,事业也发展得不错,村里很多人对于他要回这个山沟里的贫困村觉得很不理解,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清水不喝喝浑水,对此他说:“我回来,就是想让咱村富裕起来。”为此他放弃了在威海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回村。

    龙角山村位于育黎镇西北部,龙角山水库下游。村里有210户老百姓,土地却不足500亩,人均只能摊上七八分口粮地。村里没有别的挣钱出路,不少青壮年都出外打工。村里该发展什么致富项目?怎样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成了困扰他的头等大事。他就走访党员,走访群众,多次召开两委会,研究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为此他多次自费到外地考察,了解市场经济走向,寻找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路子,许同仟在一次出外考察时,发现不少村现在都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大棚种植,而且收益都比较可观。最终他和村两委决定发展草莓大棚,决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号召百姓集体上比较赚钱的草莓大棚。村里不少群众持质疑态度,现在发展草莓大棚的那么多,能行吗?一个钢架结构的草莓大棚造价六、七万元,普通百姓根本支付不起这笔费用。村里无人响应。

    为了将这个致富新想法进行下去,许同仟多次找到镇政府商量解决办法,最终通过镇政府担保,并贴息帮助村民贷款的模式,帮助龙角山村投入160多万元,于2013年8月份上了26个草莓大棚。成立了山箭乐草莓专业合作社。最后他又多次联系,从外邀请专家讲课,从草莓种苗栽植、管理、施肥等方面,合作社都会从外聘请专家到村进行现场指导,还会组织种植户们出外到周边的草莓种植村参观学习。整个的草莓种植全部实行无公害化管理。销售方面,他东奔西跑和北京新发地客商、威海家家悦超市签订了购销合同,实现了农超对接。合作社采用市场收购价的标准,统一组织收购出售农户的草莓,草莓在市场销售后,差价产生的利润60%用于合作社股东分红和给被流转土地的农户发放福利,其余40%用于合作社的经营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参加合作社的村民当年就取得了三、四万的收益。第二年村里的承包户就已经把银行的贷款全部还上了,又发展了一批草莓大棚。种植户们欣喜地说:“有政府的支持和村委的协助,我们这草莓大棚不仅建起来了,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无论是从管理还是销路方面都不逊色其他的草莓种植大村,大伙又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多亏了我们村有了个好带头人,走上了致富路。这比我们出去打工好多了”

来源: 威海网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