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岐振:致富不忘众乡亲
郑岐振,男,1963年9月出生,乳山市育黎镇帽张家村村民。2011年以来,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在市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栽种现代矮化苹果树,经济效益可观,栽植的苹果多次在苹果比赛中获奖。郑岐振自己富了,没有忘记众乡亲,他无私地把自己的苹果技术传授给别人,带动了一批人致富。
郑岐振原来收过兔毛、卖过腥海、肥皂、养过鸡、鸭,还干过室内装修等活,只能挣个年吃年用。2009年还投资2万多元,上了大棚养肉鸡,由于不懂技术,两年内赔了3万多元,一直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赚钱养家。就是在果树栽植方面,他也是反复了好几次,他从1987年就开始接触苹果种植,但那时候基本都是小国光、金帅等品种,也不太懂什么种植技术,所以苹果产量低,价格也低,一亩地净收入不过一千元,后来索性就放弃了。
2010年冬季市农业局、果树站的领导到育黎镇举办果树修剪学习班,他也参加了,听了专家的介绍,他有点心动,又有了发展果树栽植的念头,专家帮助郑岐振制订了规模化发展现代矮化密植栽培苹果园的计划,说这种建园方式见效快、产量高、品质优、易管理,并且市政府还给苗木补贴。2011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早春从其他群众手中流转了土地,借钱买苗、挖沟、栽树,严格按照市果树站领导的指导操作,市政府一棵苗木给补贴了两块钱,镇上每亩地又给补助了120块钱。在市果树站的帮助下,他还多次到青岛农业大学、烟台农业大学,荣成、威海等地免费学习。2012年和2013年市农业局又被确定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安排专门的技术员进行重点支持。
在自己的细心管理和专家们的耐心指导下,郑岐振的苹果长势喜人,在个头、色泽、甜度上都是上乘之选,是收购商优先收购的客户。郑岐振说,得奖不是目的,他主要还是想走出去多看看、多学习,对比一下自己在果树管理方面还存在什么不足,继续加以改进,通过总结以往的参赛经验,加上市镇两级技术人员的帮助,自己在管理技术上不断改进,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
郑岐振的苹果种出名堂后也不忘村里的其他村民,村民果树管理方面遇到难题去请教,他有问必答,绝不藏私。谁家的苹果出问题后都第一时间找他,他每次都是在第一时间内亲自到现场仔细观察,找出症结。在农闲季节,他还经常在自己的果园里举办果园技术培训班,把自己管理果园的技术无私地传给其它果农,郑岐振还主动说出了自己的上色秘诀。“这苹果上色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延迟采收时间,增施有机肥,再配合使用少许硼钾肥,才会让苹果上色均匀,色泽鲜亮。”在郑岐振的鼓励和带动下,周围很多群众也栽植了果树,并用他的方法管理果树,收入也相当可观,带动了村民栽植果树、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