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水:久病床前有孝子
王文水,男,1967年11月出生,文登区经济开发区毕家疃社区居民。2011年4月1日,他的父亲王培建突发心梗,呼吸心跳骤停。经过紧张的抢救,王培建恢复了生命体征,但因病情较重,他完全丧失了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变成“植物人”。
因为家里的其他兄弟都忙,王文水主动担负起照顾父亲的重任,一步不离的守在床前,悉心照料。当时,他自己有两台车床,帮别人加工零件,收入尚可,但为了照顾父亲,他毅然关闭了自己的营生,在他看来,尽孝比什么都重要。
一开始,王文水感觉无从下手,父亲虽然转入普通病房,但是除了眼睛能微微睁开,其他地方依然不能动。父亲170多斤的重量,王文水连给他翻身都困难。没有经验,不会用巧劲,他常常又累又急地满头大汗,却依然没有伺候好父亲。不得已,兄弟几人商量请了个护工,王文水并没有就此松懈,他在旁边仔细看着,认真学习。在王文水看来,儿子伺候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绝不能假手他人。
喂饭、换衣服、搓身、梳洗……王文水认真得学着护工的手法,一点一点笨拙地尝试。从父亲生病住院,到去济南求医,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王文水始终守在父亲病床前,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一句怨言。可是,父亲的病依旧没有明显起色,而医药费已经花去40多万。为此,王文水跟妻子孙兰凤商量,想要把父亲接回自己家中照顾,妻子二话不说同意了,有了妻子的鼓励和支持,王文水更加能全身心地照顾父亲。
每天早上7点,王文水熟练地将食药研磨,吸入针管,然后打入鼻饲管内,帮助父亲进食;随后,他用镊子夹着药棉,蘸着生理盐水帮助父亲清理口腔,刮胡子、擦脸、洗手,把父亲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索;忙里偷闲,王文水赶紧扒拉几口早饭,又得赶紧给父亲喂点水,按摩僵硬的肢体,陪父亲说说话,虽然父亲听不懂也毫无反应,但王文水乐此不疲;一天4顿饭,王文水总是变着花样地给父亲做,听说蛋白质粉、钙粉可以增加营养,他赶紧买来每天给父亲冲泡;为了掌握父亲大小便的规律,他一一将细节记在本上,提前做好准备。五年来,王文水将闹钟时刻带在身边,夜里每隔两小时就起来给父亲翻一次身,从未间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渐渐稳定,精神状态良好,虽长期卧床,但从未生过褥疮。
每天秋冬季节,是父亲并发症常犯的季节,也是他最担心的时候。去年,他半夜听到父亲在呻吟,起床后发现父亲呼吸有些急促,便赶紧坐到父亲身边,给父亲顺顺气,说说话,仔细观察着父亲的情况,随时准备送往医院。直到凌晨4点,父亲的情况终于平稳,王文水这才松了口气。
这样的紧急情况,每年都要发生好几次,每一次,王文水都胆战心惊,“只要父亲在,我就感觉很幸福。”王文水说,自己照顾父亲再苦再累也不怕,一想到父亲有一天可能会离开,心里就如刀搅般地疼。
长路漫漫,无数个不眠之夜,王文水守护在病床前,悉心照料着父亲,轻轻地和父亲说着话,父亲虽没有回应,但他相信,自己的一片孝心父亲能体会得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