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海:心有大爱 铸就丰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好人之星候选人评选
2016-08-16 15:44:27    来源: 威海网
曹庆海,男,下初镇河南村。他于1965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后在曾经的百货公司工作,2006年退休在家。多年来,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朴实愿望,积极投身各种公益事业,用无言的大爱,诠释着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

    曹庆海,男,下初镇河南村。他于1965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后在曾经的百货公司工作,2006年退休在家。多年来,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朴实愿望,积极投身各种公益事业,用无言的大爱,诠释着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

    匹夫之责 尽己所能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曹庆海本人有退休金,儿子又是承包工程的老板,家境殷实,不愁吃穿、晚年安逸的曹庆海却一直闲不着。村里的平塘多年失修,天涝到处是水,天干没有水,多处塌方极不安全。曹庆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儿子曹卫国商议,用自家的挖掘机和车进行重建,他的建议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原想3天就能干完,结果一干就是10天,耗资10余万元。现在8亩的平塘用16台抽水机同时用,水源充足,再也不怕干旱了。老百姓高兴地说:“曹大爷为俺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我们一用水就会想起他。”

    开办庄户俱乐部,丰富村里文化生活

    经常参加镇文化站和老年大学文体活动的曹庆海,眼见村民们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农闲时喝酒打牌甚至赌博,曹庆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特别想改变这一现状。经过和镇文化站、老年大学的干部们反复交流,他萌生了要建立河南村庄户俱乐部、带领村民举办晚会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村和镇上的支持,村委很快批准了两间家室作为俱乐部的活动室,曹庆海自掏腰包几万元买来了音响、锣鼓等吹拉弹唱用的乐器、演出节目用的服装道具等,又在村里挖空心思满世界找这方面的人才 ,并自费聘请了老师来教大家,每天车接车送老师还要管饭。农闲时就组织村民练歌舞、唱戏曲、拉二胡、听评书。从此,这里就成了村民们的文化活动阵地,来这里参加活动、看演出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曹庆海的庄户俱乐部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在,骨干演职人员已有30多人,他们来自农民,服务农民,每逢节庆日或者村里有重大喜事,他们都会免费组织几场演出。村民踊跃参加活动,积极性十分高涨,演出场场爆满。镇上有文艺汇演也会邀请庄户俱乐部参加,曹庆海还多次出资组织文艺汇演,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乐善好施,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

    曹庆海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赢得了百姓高度赞扬,而他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也成为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嘴边事。一次,在闲谈中,曹庆海听说村里曹善喜的房子不慎起火了,他立即送去1000元钱,还时常买了礼品去医院探望。很多人不理解,可他却说:“老百姓就是我的亲人,他们有困难,我不帮谁帮?”2016年年初村里一个大爷出了意外去世了,他的妻子十分悲痛,天天闷在家里以泪洗面,没有生活下去的信心,曹庆海和老伴经常去开导她、鼓励她,帮助她干点地里的农活、给她送家里做好的热饭热菜、邀请她参加庄户俱乐部的活动等,慢慢的大娘听进去了他的话,重新振作起来,拾起了生活的热情。

    他对老百姓的事总是慷慨解囊:谁家搞建筑用沙,他就跟儿子商量,并安排车送到家门口;哪家苹果树刨根,他就安排自家车去帮忙拖……据统计,每年他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至少2万元。

    这样帮扶助人的好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曹庆海换来的是乡邻之间的信任和团结,换来的是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从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在身边默默地奉献着,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富了,就要回报村民,回报社会。”

来源: 威海网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