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效率翻了番 订单赶不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报道
2018-02-22 11:26:58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宽阔的厂区道路上,几十条红色横幅格外显眼……2月14日,记者来到仍在加班赶订单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曲轴专业生产企业——天润曲轴,发现一个现象,从去年至今,天润曲轴的库存就有点少,重点客户产品库存量基本为零。

宽阔的厂区道路上,几十条红色横幅格外显眼……2月14日,记者来到仍在加班赶订单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曲轴专业生产企业——天润曲轴,发现一个现象,从去年至今,天润曲轴的库存就有点少,重点客户产品库存量基本为零。

少库存预示着大忙年。生产忙——厂区里,“冲冲冲”“开门红”等标语随处可见,几十条生产线加班加点,整个2月份的生产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发货忙——在智能立体仓库门外,一辆辆集装箱货车、载重卡车排成长队,装满货物的叉车来回穿梭;客户考察忙——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客户当天正在验收CA10这条专门为其新产品开发的生产线。仅1月份一个月,天润曲轴的订单额就突破了4亿元。

来到天润曲轴第一生产部车间,干净整洁的8条生产线依次排开,生产经理姜涛像往常一样行走其中,赫赫有名的虎鲨线正开足马力,生产着JEEP自由光、自由侠发动机曲轴。姜涛指着这条生产线上方的电子屏说,屏幕显示着整条生产线各环节的实时状态,数据的另一端连着公司副总的手机。

从一线工人到管理岗位,姜涛见证了天润曲轴“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曲轴从毛坯到成品会经过20多道工序,以前的每道程序都是由工人来衔接,搬上搬下,两天下来一副手套基本就报废了。而现在的智能生产线,不光产品在各个工序之间实现了自动传输,下一道工序还可以根据上一道工序传来的参数自动调整机器。

跟随姜涛浏览虎鲨线,只见一台台屏幕和机械手配合有序,从入料到成品全由机械手操作完成。“人不用来回跑了。”线长王鹏超告诉记者,自己刚进厂的时候生产线上有160多人,而现在只需要24人。人工砍到了最低,效率提高了不止两三倍。而在虎鲨线的一旁,是去年新加的两条生产线,尤其是即将投产的CA10生产线,工作效率更是翻了一番,每天可以生产500到600支曲轴。

“我刚来的时候,是在生产轻卡曲轴的生产线,生产小汽车曲轴的生产线还没有几条,而现在我们一共有8条生产线。”姜涛自豪地说,仅在第一生产部就有5条独家供货的生产线,许多大牌汽车的曲轴都是出自这里。2017年,天润曲轴开发了广汽三菱、康沃动力2个国内新客户,韩国现代1个国际新客户,豪迈、卡特、山东临工、纵横精工等5个铸件新客户,还被戴姆勒、康明斯、潍柴、锡柴等多家主机厂“点赞”为最佳供应商。

同样实现“机器换人”的还有天润曲轴的智能立体仓库。仓库保管员王洪伟之前是一名老车工。他说原先产品入库需要车间填好单子派人送到仓库,然后再把产品送来,还需要当面点验,人工录入产品信息。如今,车间只需发送一个邮件给仓库,产品送来后,一扫码就把所有的产品信息录入电脑。同时,人来人往的装卸工不见踪影,搬上搬下也变成了系统选择的经济路线,运出最多只需5分钟。

“初二晚上就要来上夜班了,这个春节一共休两天!”员工丛红日说,由于今年的订单量太多,整个第一生产部的工人们只能休两天假。不过丛红日认为,订单多、生产忙是好事,表明企业发展得好,也预示着国产曲轴正在打破国际垄断的大好势头。

“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在7000元以上,现在我们也是按按操作键盘,也不比白领累多少,这样的工作真挺好!”丛红日笑着说。(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吕超)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权威发布丨食品标签进入“扫码时代”,威海市多措并举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 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