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产业特色路 念活富民“山海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彩荣成
2018-09-06 15:39:14    来源: 荣成市新闻中心
乡村振兴,排在首位的是产业振兴。荣成人从来不甘于人后,一场关乎乡村振兴成色的丰收也正在我市农村广阔的土地上风起云涌。

    走出产业特色路 念活富民“山海经”

    ——荣成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报道之一

    乡村振兴,排在首位的是产业振兴。荣成人从来不甘于人后,一场关乎乡村振兴成色的丰收也正在我市农村广阔的土地上风起云涌。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夏庄镇的悦多果业,成片的苹果树整齐排列。这里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良种、矮化、生态、宽行、密植、篱架、集约栽培模式,而且实现了源头、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程标准化。悦多果业负责人康春丽说:“先进的‘篱笆墙’种植模式让果园里的苹果可以‘自由呼吸’。”

    “自由呼吸·自然红”催生了“荣成苹果”区域公共品牌,让“荣成苹果”名气大了,也让果农的腰包鼓了。

    59岁的向华进是城西街道坦埠庄村村民,原有6亩果园。几年前,他把土地流转给了华峰果品有限公司,自己成了果园里的一名修剪工。现在,他靠着土地租金和工资,一年能挣5万多元。他说,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有了产业的发展,村民才能有就业致富的机会,才能有安居乐业的基础,乡村振兴才有了根基。

果树专家到“华峰”果园指导苹果种植技术。

    寻山集团是集海珍品苗种繁育、海上生态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等多样化产业于一体的老字号企业。多年来,寻山集团本着村企共赢的发展思路,陆续将青鱼滩、樊家庄、罗山寨等周边9个欠发达村纳入一体化发展体系。青鱼滩社区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这几年,社区依托寻山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靠打渔为生的渔民们,走进企业车间,成了产业工人,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倍。居民们都说,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荣成市巾帼电商创业基地,原本只是普通农村妇女的钱秀竹和她的姐妹们,通过电商平台把不起眼的“棒棒叶”卖到了国外。

    借助“互联网+”,荣成市海带、花饽饽、地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预计到2020年,荣成市将培育销售额过100万元的农产品销售公司超过30家,全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将超过2亿元。

    近年来,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CCTV2017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美誉的东楮岛,亲海旅游和海草房民宿经济方兴未艾。每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或者旅游旺季,这里便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海洋牧场建设以及专业旅游企业的入驻,让这里实现了由卖产品向卖体验、卖文化的转变。

    乡村旅游也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挥乘数效应的“密码”。下一步,荣成市将沿着跨界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点突出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通过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推动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四型发展”,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荣成市计划3年内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新增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一镇一风情”的发展格局。

    走出特色路、念好“山海经”。今天的荣成,正加倍努力,真正让产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

来源: 荣成市新闻中心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