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的弄潮人——荣成40年农村发展之农民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荣成建市30周年 最新动态
2018-12-17 15:45:05    来源: 荣成市新闻中心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今年9月23日,秋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世界上最庞大的职业群体——中国农民从此拥有了自己的节日。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关心农民、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今年9月23日,秋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世界上最庞大的职业群体——中国农民从此拥有了自己的节日。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关心农民、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改革开放40周年暨荣成撤县建市30周年来,对全市广大农民而言,可以说是一代人的苦尽甘来。一路走来,从全面解决温饱,到如今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农民是这场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上世纪90年代初小麦脱粒的场景。(资料片)

    单干,自力更生解决温饱

    曾几何时,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提起从前,上庄镇北沙岛村68岁的王显华深有感触。

    “40年前,种地靠的就是一膀子力气、一把锄头和一头黄牛。”王显华回忆道,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分得土地,开始了单干。那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基本全靠人力,十几岁的孩子就得当半个劳力使。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有耕牛,但整个村子也就两三头耕牛,想花钱雇得排队等,又怕误了农时,只得全家上阵抢收抢种。他说:“遇到天旱,浇水全靠人力一桶桶地挑、一片片地浇,一亩地得浇好几天。麦收时节,家家锁门、户户上山。收割小麦唯一的工具就是人手一把镰刀,一垄一行地割,一场麦收下来就算是铁人也累得半死。仅麦收一季,全家人至少要忙活半个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对土地所得,除了向国家交售公粮和缴纳农业税外,剩余的均归农民个人所有。

    那时候虽然累,但农民是兴奋的、积极的,充满着激情,他们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第一次解决了温饱。填饱肚子,是几代农民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是他们为之不懈劳作的目标。

    王显华回忆,后来有了手扶拖拉机,并开始慢慢普及,耕地、播种、收割、运输样样农活都用得上,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牛车、独轮车这些老式农具慢慢“下岗”了。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开始重视农业技术和作物品种改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民收入也水涨船高。

    据《荣成市志》记载,1959年至1995年的36年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3元增加到2657元,增长了40倍,年均递增11.1%。1978年之前增长缓慢,19年间,年增长仅为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至1982年的4年间,年递增16.7%。尤其是1982年全县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至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26.5%,比1978年之前的递增率高24.7%。2017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1元,接近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

如今,田间施药用上了植保无人机。

    联合,合作入股规模种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之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上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从农民变为市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合作化经济成为潮流。1998年,我市落实上级关于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指示精神,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我市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2013年,我市探索成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引入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农民不仅可取得租金收入,而且可以取得劳务收入和红利。截至2017年,全市累计发展家庭农场2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45个。

    连建祝原本是市花生食品厂职工。2007年,他扔掉“铁饭碗”,回到虎山镇庵里村,创办了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以引进、培育、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为农民开展全程生产服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为主的新型农业组织。成立之初,它就以创立国家级示范社为目标,在连建祝的带领下,合作社在农业生产标准化、科技服务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71岁的王茂良是荫子镇东夏埠村村民,种了一辈子庄稼。10多亩地,平日播种、管理、收割、销售,全靠老两口起早贪黑忙活。随着年龄增大,王茂良有些力不从心。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会从种了一辈子地劳心劳力的农民,变成在家坐等收钱的“地主”,这一切都归功于他加入了金丰公社。金丰公社是一家开放的现代农业服务平台,致力为农户打造从种到收再到销的农业全产业链。

    今年,我市先后在大疃、虎山、崖西等镇建立了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由中心提供从代耕代种、施肥打药到集中收获“一站式”专业化服务。目前,全市土地全程托管和半托管面积2.7万亩,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这样的服务平台,农民种地不仅省心省力,还实现了增产增收。

荣成市群众载歌载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回归,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在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大学生农民”。他们跳出“农村”又回到“农门”,凭着对农业发展更深的见解,合理运用资本、技术、品牌,并使之与土地有机结合。“大学生农民”正在为农村发展带来全新的生产模式、市场观念和创新活力。全国“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李德鹏就是其中一员。

    2006年,李德鹏从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遵循着大学生职业选择传统路径,通过社会招聘,在市内一家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出乎周围人意料的是,2008年,李德鹏突然辞职,回到农村。他看中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美好前景。

    作为农业技术“小白”,李德鹏一切从零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实践,李德鹏探索推行的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即合理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用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实现玉米亩均增产150公斤,经专家组鉴定,玉米最高单产976公斤,每亩节省投入60元。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可实现小麦根系发达、分蘖增多、增强抗寒能力、籽粒分散,有利于大穗型品种多成穗,增加亩穗数。小麦亩均增产100公斤,经专家组鉴定,小麦最高单产610公斤。

    在李德鹏看来,农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代际界限:父辈种地,肩挑背扛到集市销售,赚些辛苦钱,这是农产品销售的1.0时代;返乡创业,单打独干,宣传吸引买家下乡采购,这是2.0时代;如今合作社运营,团结合作,打出品牌和名号,打造“粉丝经济”,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这是3.0时代。

    跨界,勇立“互联网+”潮头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游、渔家乐、民宿经济等在我市农村风生水起,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民“跨界”发展,站在了时代潮头。

    在港湾街道有个远近闻名的“画村”牧云庵村,这里的村民几乎人人都能作画,通过创作,他们能得到不菲的经济收入。2016年开始,村里把原先堆放渔具的800平方米库房进行整体改造,划分了培训、作画、装裱和展示4个功能室,聘来专业老师,免费培训村民。为把农民的书画作品换成真金白银,村里成立公司,按照画作的水平,以每幅100元至150元的价格把学员的作品收购过来,通过装裱包装后对外销售。“销售渠道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两条。线上就是把学员们的作品拍照上网,供线上买家选购;线下就是在画室旁边设立展厅,供游客现场挑选,还不定期举办画展,集中销售学员们的作品。”画室“班长”宋建玲介绍。

    2007年,电商服务业被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我市迅速建起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推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电商产业链,把农民的视野由封闭的田园引向国内外的广阔市场,把农业从传统的产业链引向互联网。今年“双11”,我市近百家网商推出了“双11”特惠商品。当天产生了近4万个外送快递包裹订单,海洋食品、海鲜、保健食品、地瓜等一大批荣成特产发往了全国各地。京东中国特产·荣成馆在“双11”期间销售地瓜等荣成特色产品2000多单,奇点电商销售新品种本地地瓜近千单,大学生创业网店桑梓优品当日销售特色海藻近5万元。

    丰昌酬汗水,岁晏酒飘香。深情回望40年“三农”发展,农业基础日趋稳固,农村更加和谐,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40年,初心不忘;40年,征程再启。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一大批心系“三农”、读懂农业、热爱农村的新型农民,正高举乡村振兴的旗帜,奋发作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荣成大地上正熠熠生辉。

来源: 荣成市新闻中心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打造智慧化应急救援装备制造“母港”
  • 记者蹲点报道·春之声 | 威海网红店主带你解锁更多“新玩法”
  • 鱼露里吃出“创新味道”!浦源食品“定制化”升级发酵生产设备
  • 上新了,威海打卡点丨新威附路新添美食综合体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