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社局就业创业培训亮点工作扫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社会
2019-01-31 09:51:18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培训资源下镇入村,实用技术直送群众家门;职业技能免费讲解,创业妙招传遍千家万户……2018年,我市人社部门立足群众需求,大力实施精准培训,全力提升就业创业培训质效,越来越多职场追梦人,通过培训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走上了更宽广、更美好的人生道路。

    为职场追梦人打开一扇门

    ——市人社局就业创业培训亮点工作扫描

    ◎牟金磊 刘元娇

    培训资源下镇入村,实用技术直送群众家门;职业技能免费讲解,创业妙招传遍千家万户……2018年,我市人社部门立足群众需求,大力实施精准培训,全力提升就业创业培训质效,越来越多职场追梦人,通过培训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走上了更宽广、更美好的人生道路。

社区创业大学——创业特训营。资料图

    职业培训助圆创业梦

    1月22日,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培训教室内气氛热烈,近200名失业、再创业人员汇聚一堂,认真聆听培训师讲述社交礼仪知识。

    “现在坐下来重新做学生,拼命想着多学点儿,毕竟机会太难得了。”35岁的张涛坐在教室最前排,认真记下课件里的每个重点,不一会儿就写满了3页纸。

    2018年初,失业后的张涛打算凭自己双手开创一份事业。“理想是美好的,但真正自己创业时,才发现根本无从下手。”张涛说,失业在家时,他发现连最基本的社交礼仪都掌握不全,创业之路频频受挫。就在他准备放弃创业的时候,得知市人社局一直在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培训。

市人社局举办花饽饽大赛。 资料片

    “听了几节课后,发现培训内容几乎都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太实用了。”张涛说,培训聘请专业职业技能讲师,针对失业人员存在的信心不足、无从下手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一步步帮助大家坚定再就业信心。张涛还表示,培训内容丰富实用,从社交礼仪到创业规划,从工作技巧到创业妙招,应有尽有。职业技能培训为失业再创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解惑的平台,参加完培训,他对创业充满信心。

    与张涛同样充满信心的,还有威海山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超。“公司现在年收入大概在2000万元左右,我正计划着选个新地址设置新的办公区域。”创业大学孵化器内,90后青年于超,眼下正盘算着如何将公司越做越大。

    创业之初,作为高校毕业生的于超,曾为没有办公地点而发愁,威海创业大学了解他的创业愿望后,将他引进孵化器,免费提供工位和空间,于超的事业因此起步。

    “毕业后空有想法没有支撑,多亏威海创业大学的扶持,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于超说,进入孵化器后,威海创业大学从经验、人脉、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不但免费提供各类资源,还频繁组织各类创业讲座,为他营造真实的创业环境,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市人社局认真落实省、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充分发挥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威海创业大学、职业院校等各方面作用,针对我市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需求,采取“培训机构列单、参训人员选单、政府部门买单”三结合方式,组织开展五年规划重点群体职业培训,共16283人接受培训,完成省计划的135.7%。

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记者 牟金磊 摄

    免费培训助力高质量就业

    在经区望海街西端,一长溜儿装饰一新的汽车美容车间顾客不断,让过往路人羡慕不已。看着崭新的店面、红火的生意,谁也想不到,东骏汽车美容店老板曾是一名辞职赋闲在家的工人。

    “辞去工作的那一年,真是感觉天都塌了,身无一技之长,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我才产生了重新就业的想法。”店面经理王春波说,四年前,他从一家轮胎厂下岗后,因为身无长技,找不到新工作,一时之间陷入迷茫。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荒废,王春波心里万分焦急,迫切希望找到一个学习平台,学上一两手本事,重新上岗就业。得知市人社局组织免费培训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在培训课堂上,老师不但讲了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失业,还讲了很多发挥自身优势,重新就业的理念。”王春波说,培训中,指导老师的鼓励让他豁然开朗,回想起之前从事轮胎修理行业,他萌生了开办一家汽车美容公司的想法。

    本次培训为王春波种下了一颗就业创业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眼下,王春波的汽车美容店生意十分红火,他也利用从培训课中学到的诚信经营法则,招揽了很多回头客。在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王春波也不忘鼓励身边同事多多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活动,不断汲取创业致富方式方法,争取将生意越做越红火。

    通过免费技能培训重新焕发就业生机的不单王春波一人,90后小夫妻贾玮、杨晓春,也从培训中摸索出了创业致富的“金点子”。

    每天早上5点钟,在环翠区戚东夼路的五谷丰花饽饽店,贾玮和杨晓春这对小夫妻便开始了花饽饽、寿桃等面点的制作。贾玮和杨晓春都是90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贾玮和杨晓春一起参加了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举办的花饽饽培训班,这次培训也为他们打开了就业致富的大门。

杨晓春利用培训所学制作花饽饽。 本报记者 牟金磊 摄

    “培训中,老师将普通面粉做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传授了很多制作技巧,让我们萌生了开家面点店的想法。”贾玮说,培训结束后,他和家人投资6万多元,租赁房屋、购买设备,开起了五谷丰花饽饽店。如今,小店生意十分红火,一年到头接到的订单不可计数,面点甚至远销湖南、安徽等地。“多亏参加了就业创业培训班,我们才能成功创业。”夫妻俩对当初参加培训庆幸不已。

    围绕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战略实施,市人社局针对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愿望,组织发动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各区市,通过“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专家进乡村、培训促振兴”“精准扶贫直通车”等活动,开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养老护理等实用技能培训120场次,组织举办胶东花饽饽及民俗面点、威海乡味传承与创意农家宴等地方特色浓郁的农民技能大赛2场。2018年,全年免费培训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14615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21.8%。

    专技培训助力创新能力提升

    专家远程课堂、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网上学时申报……打开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一项项方便、实用的培训选项让人眼前一亮。自从上线运行以来,这套集网络化、一体化、即时化等特点于一体的综合性在线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成了备受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欢迎的“宝贝疙瘩”。

    于亚红是我市图书馆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她每年都要取得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多年以来,学时去哪找、没有时间学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她,“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利用碎片时间、点滴时间、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参加自主学习培训。”

    “过去几年,修学时途径比较单一,想要修够90学时十分困难。”于亚红说,过去只能通过参加现场培训、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等方式才能修到学时,但采用这些方式不但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而且所得学时也寥寥无几。如今平台里包含各年度公需科目和1000多专业科目,拥有大量学习资源供大家浏览,价格也便宜。

    据了解,市人社局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创新搭建了威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开发融专业技术人员终身学习账户、个性化选课、在线学习考试、网上学时申报认定、电子证书打印、人才大数据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继续教育平台架构,以公需科目免费、专业科目采购定价的方式,提供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旧动能转换等公需科目和乡村振兴、卫生技术、经济专业等29个职称系列1000多个省级以上专家优质课件,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在线学习,实现继续教育“零集中”、随学随考“零距离”、网上学时申报“零跑腿”,有效解决了集中培训来回奔波、时间受限等问题。平台自2018年6月1日开通上线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共计注册用人单位2243家,注册专技人员5.9万人,完成90学时并取得电子合格证书5.2万人,在线学习随机调查满意度达98%。

    为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市人社局在全市首次启动“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提升”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继续教育基地、高校人才培养基地等作用,通过“四个一批”,即通过在线教育培训一批,通过高研班培训一批,通过继续教育基地专项培训一批,通过部门(单位)岗位提升培训一批,全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2.7万人次,为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及城市国际化等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培训支撑。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