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当“店小二”,也做“急郎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2-16 09:20:59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当企业发展阳光灿烂时,政府部门要当好“店小二”;当企业遇到刮风下雨时,政府部门要做好“急郎中”。

    当企业发展阳光灿烂时,政府部门要当好“店小二”;当企业遇到刮风下雨时,政府部门要做好“急郎中”。

    在2018年度全市工作总结表彰暨“工作落实攻坚年”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王鲁明“点赞”了我市在双招双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店小二”和“急郎中”,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强烈的服务意识。不仅仅要让企业满意,而是要让企业感动,通过这种感动式服务,更好凝聚起政企携手并肩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急事急办”,为企业“省”下2100万

    17天:环翠区发改局先后跑省、进京10余次,用17天走完了两个月的流程,帮助企业成功免税2100余万元。

环翠区发改局工作人员王娜(右)为企业送去政策。记者 杨正 摄

    急!急!急!船一到岸2100万元就没了!

    这急事儿得从2017年底说起,当时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产3万吨包装铝箔项目”,需从德国购置3700万美元的进口设备,2018年1月底就要跨海而来。设备来了是好事,但项目负责人却急白了头:这节骨眼,申报国家发改委免税在程序上出问题了!

    这事儿有多棘手?重新向国家发改委申报,要走市、省、国家三级程序,等批复惯例要两个月,但运设备船20天就到,入了关就要纳税2100万。

    情急之下,海鑫第一个想到的是求助环翠区发改局:“发改局一直对我们的事儿特别上心,之前就帮过几次大忙。”

    对接海鑫的特派员是原环翠区发改局副局长黄松娟。由于申报时间太紧,海鑫项目负责人简单说明情况,就准备继续想招儿,结果刚回厂就接到区发改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赶紧备材料,明儿赶第一班车,一起去济南。”

    环翠区发改局“急事急办”,第一时间和市发改委沟通汇报后,当天就拿到了市级审批,又一起调派精干人手同赴济南,区发改局的王娜则留守帮助企业随时订正申报材料。

    2018年1月1日,4个人只买到一张到济南的动车坐票,但他们谁也没心情坐,“猫”在餐车区过道儿研究材料。

    第一趟济南之行并不顺遂,又正碰上申报依据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规出台,许多细节要重新掌握再调整。

    涉及外资企业,又是几千万的大事,资格审查异常严格,他们挨个跑部门、打电话:“硬着头皮也得问,但求把缺的、漏的、要补的问清楚。”

    回到威海接着熬了一个周的通宵,同事们一起对整整700余页申报材料修改梳理了6遍。

    2018年1月8日,他们再去济南进行专题汇报,4个人就等在省发改委的办公楼下,看着转报国家发改委的文件一通过,不等打印出来就赶紧订去北京的票……

    整整17天里,先后跑省、进京10余次,终于赶在运送设备船舶入关前夕获得批复,为企业整整免去了2100万元的关税。 (记者 李森)

    “量体裁衣”,一年跑成上市公司

    355天:从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上市工作正式启动,到成功上市香港联交所,荣成金融办以“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整个过程只用了355天。

刘杰(左二)和肖志杰(右二)调研企业发展情况。记者 杨正 摄

    1月26日,全市2018年度财税地方贡献50强新鲜出炉,前三强里,成山集团赫然在列。

    看到熟悉的名字,荣成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杰心中不由得泛起了涟漪。他的手机里,仍然存有担任荣成金融办主任时发出的一张张“短信假条”。这么多短信的主题只有一个——“时间紧迫,来不及当面请假”。

    2017年10月19日,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向荣成市政府提交了上市申请。那以后,刘杰和荣成金融办副主任肖志杰的出差便常常“说走就走”。

    “上市,企业是主角,我们这个‘配角’也得当好。”刘杰说,第一件事就是“量体裁衣”,协助企业科学谋划上市时间表和路线图。

    合资企业要在国内上市,需要重新搭建股权架构,重新计算3年报告期,还要和百家企业一起等待证监会审核……刘杰两人大致算了下,至少也得四五年。

    晚5年上市,企业怎么等得起!刘杰二人一次次与企业沟通商量,最终将上市地点定在了更快捷的香港联交所。

    新问题随之而来:2018年,小米等一些国内外著名企业也决定在香港上市,为避免与大企业在上市时间产生冲突,必须错位“作战”。

    由于省内没有先例,想顺利获批首先得用最快速度准备好材料。他们常常上午刚刚同企业商定,下午就赶往济南。两人在济南与荣成之间来回十几次“折返跑”。

    “加班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饭。”肖志杰说。背起近10厘米厚的文件材料,徒步20分钟找省有关部门审核,有问题就回宾馆把企业和中介机构聚集起来,对着问题现查、现改……这样的事每天都要重复两三次。

    跑到最后,进省政府的介绍信不够了,肖志杰就四处找朋友托熟人,搭着他们的“顺风车”进去找部门办理。省金融办、省法制办、省办公厅……一系列手续和材料就这么走出来、改出来、定下来了。

    不足两个月,省政府的批复便传到了两人手中。醒目的“同意”告诉他们,企业上市关键的一步终于成了。

    同年10月9日,浦林成山(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从正式启动到尘埃落定只用了355天。(记者 匙亮)

    异地“苦战”20天,“卸掉”企业大包袱

    5.8亿元:为帮助艺达家纺解决沉重负担,文登区工作人员连续在定陶坚守20多天,使企业在定陶工业园的闲置资产处置变现5.8亿元,帮助企业轻装前行。

吕杰(中)在艺达生产车间与相关负责人交流生产情况。通讯员 王焰 摄

    2月12日中午,文登区工业工委书记吕杰的微信震了一下。

    是山东艺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广发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王鲁明书记为这些人点赞”的新闻链接,上面就有文登区工作人员“苦战”定陶帮艺达“减负”的事迹。

    看着手机,当事人之一的吕杰两年半来的苦辣酸甜涌上了心头。

    那是2015年初冬,时任文登区分管工业副区长的王肇刚带队发改、经信等部门到企业调研。

    第一个调研企业就是艺达家纺。艺达是文登家纺产业的“五朵金花”之一,也是文登区获得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王金广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我们艺达真的干不下去了!”

    原来,2004年,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东西对接、突破菏泽”号召,艺达在菏泽定陶投资5亿元建设了占地1000多亩的菏泽工业园,年产值最高达8000万美元。

    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定陶工业园受到严重冲击,2014年底进入减产停产状态。继续开办,企业每年仅贷款利息就将背负5000多万元。

    事后,吕杰带领专题小组连续蹲点艺达一周调研评估。根据调研报告,艺达家纺主业经营稳定,但存在大量闲置资产、银行贷款面临逾期等问题。如果将工业园资产变现,就能还清多家银行贷款,帮企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行。

    2015年的腊月二十六,时任文登区区长吴宏飞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必须帮艺达走出困境。

    第一步,先由政府统筹应急还贷资金进行续贷过桥,确保艺达不因资金问题倒下;第二步,以“时间换空间”,盘活企业资产,实现艺达凤凰涅槃。

    整个2016年,王肇刚、吕杰开始了寻找“下家”的漫漫征途,陪着王金广往返济南、菏泽等地。2017年初,眼看协议要签订,厂家却反悔了。吕杰说:“那种感觉就像是,要结婚了,新娘跑了!”

    2018年春天,转机来了!定陶进行棚户区改造,艺达工业园按当地规划位于商住区内。抓住这个转机,文登区和对方展开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尽最大限度争取企业土地、厂房等资产变现。期间,吴宏飞往返定陶5次,王肇刚、吕杰等人往返20余次。

    6月,协议签订进入关键期。王肇刚、吕杰及财政、土地部门工作人员再次启程定陶。吕杰往行李箱里塞满了衣服,做好了长住准备,不成事就不回家。

    住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几页纸的合同对方几乎要求逐条修改。而如何打消对方顾虑,保证资金顺利到位,按期履行协议,成了几个人的心病。

    想不着对策,几个人就干坐着一句话不说;睡不着觉,就靠半夜播放的世界杯打发时间;情绪不好,几个人就想方设法互相安慰……5个人夜里12点半前从未睡过觉。

    经过20多天的艰难磋商,5.8亿元资金绝大部分到位,所有人都舒了口长气。“你们把我背上的99.9%的担子都给卸了!”王金广感激地说。

    “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吕杰认为,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盯着微信的吕杰正想着怎么回复,紧接着又是王金广的信息:“这是文登2018年抓实体经济干的一件最大的事,没有哪个项目比得上!”

    吕杰先点了个“笑脸”,回复道:“花都让我戴了……” (记者 杜晓莹)

    3个月建起一个“奇迹”

    90天:600多名工人,100多个工种同时施工,90天时间完成45800平方米工厂建设。

毕大勇(右一)在施工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问题。高区供片

    一座建筑面积近46000平方米FM标准的厂房,达到投产条件需要多久?捷普工厂建设团队用“90天”作出了响亮回答。

    去年12月25日,是捷普工厂必须达到投产条件的合同期限。而建设团队得知这一消息时是去年的6月24日。

    建设时间只有6个月!团队面对的是3个养殖池、1个苗圃园、1个家具厂、20户养殖场等。同时,要建的捷普工厂必须采用FM标准,建设难度是国家标准的双倍。

    一边是大量的拆迁任务,一边是苛刻的建设标准。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大勇大脑蒙了半个小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玩命干吧!

    一系列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都在快马加鞭进行中。去年8月,随着第一根桩基的打下,捷普工厂土建施工正式开启。这时,距离交付使用的时间还剩不到4个月。

    一时间,工地建设现场遍布600多名工人,100多个工种同时施工,从事建筑施工已有20多年的毕大勇感到无比震撼,因为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场景。

    建设进度、工程材料、人员调配……一天下来,毕大勇仅沟通协调的电话就得200多个,嗓子哑了那就靠肢体语言,工程一分一秒也耽误不起啊。

    巨大压力下,毕大勇反倒是亢奋起来!一天睡觉仅有3个小时,满脑子都是图纸、工地,吃住都在工地。家人戏称他是“地球仪”,因为一件衣服一天穿下来,会因为汗渍出现不同版本的“地图”。

    施工过程中,还会时不时杀出“拦路虎”。去年10月11日,毕大勇得知运输钢梁、钢柱的车坏在了半路上,货到工地的时间比预定要晚一天,这消息很快在工地现场“炸锅”了。钢梁、钢柱作为主要施工材料,每一天的使用量都在300多根,咋办?商量出补救措施后,已是凌晨近1点了,毕大勇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凌晨紧急调度了。

    一次次紧急调度,一场场“硬仗”……去年10月底,一抹“捷普蓝”,终于出现在了捷普工厂的外立面。瘦了15斤、脱了几层皮的毕大勇和建设团队的其他成员都明白,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终于快要完成了。

    去年12月15日,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捷普工厂顺利实现交付使用。毕大勇和其他团队成员一样,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一个赞。(记者 杨彩明)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