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爱是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3-15 08:51:59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在环翠区孙家疃街道沙窝社区,居民们感冒发烧、腰腿疼、关节脱节了,都会习惯性地第一时间找于大夫。这个于大夫,便是于秀芹。30多年来,于秀芹坚守社区临床一线,为居民查体、看病,即使病痛缠身,也依然坚持,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第一届威海市文明家庭获得者于秀芹、鞠丰明家庭——

家人的爱是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文/图 记者 蔡君君

在环翠区孙家疃街道沙窝社区,居民们感冒发烧、腰腿疼、关节脱节了,都会习惯性地第一时间找于大夫。这个于大夫,便是于秀芹。30多年来,于秀芹坚守社区临床一线,为居民查体、看病,即使病痛缠身,也依然坚持,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于秀芹与丈夫鞠丰明正在比对随访记录。

1985年,于秀芹来到当时的孙家疃镇沙窝村,成为乡村医生。那时,村里基础设施与现在比相去甚远,一间老旧的小屋便成了于秀芹当时的诊疗所,凌晨被村民叫醒去看病是常有的事,忙起来连饭都吃不上。于秀芹却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希望以我一己之力让村民们健康地生活。更何况刚来沙窝村时,大家都十分照顾我,我更应该尽心尽力地工作。”

渐渐地,于秀芹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生病习惯先找于大夫。可谁也没想到,一个一直为他人健康着想的于大夫,自己的身体却出了问题。2004年至2006年间,于秀芹连续做了脑开颅、子宫切除、甲状腺切除3个大手术。每次术后不久,于秀芹就匆匆赶到社区卫生室上班,她说:“在家呆着我心里不踏实,总想着万一哪个居民生病找不到我可怎么办。”至今,于秀芹还患有股骨头坏死、肢端肥大症、骨质增生等疾病,每天上下班都需要丈夫鞠丰明接送。

于秀芹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离不开鞠丰明的陪伴与支持。她说:“我这辈子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找了一个好老伴,有个好儿子和好儿媳,他们的爱是我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因患有脑垂体肿瘤,于秀芹全身关节增生,行动不便。尤其做了开颅手术后,她的日常生活都需要鞠丰明帮忙完成。每天早上5点半,鞠丰明就起床做好早饭、于秀芹上班要带的午饭,接着给于秀芹穿衣服、洗漱。吃过早饭后,鞠丰明将于秀芹搀扶到车上,把她送到卫生室。到了卫生室,鞠丰明打扫卫生、整理于秀芹白天用的材料、到医院取药,凡是于秀芹干不了的事情,他全包下了。看着丈夫为了自己忙前忙后,于秀芹心里舍不得,可鞠丰明笑着对她说:“不论你身体如何,你都是我的妻子,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照料妻子的生活起居已经十几年了,鞠丰明从未有过怨言,对妻子只有满满的爱意。鞠丰明说:“不在她身边时,我就握紧手机,她一个电话我马上就到。”

2010年起,于秀芹开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挨家挨户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记录既往病史。有居民不配合,于秀芹就一次次地上门做工作,最终为社区每位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可是,这1000多份档案要按照楼层、住户等标准分类却是个大工程。白天上班完不成,于秀芹就抱回家整理,鞠丰明与儿子、儿媳也帮忙,熬到深夜是常有的事。现在,沙窝社区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已经有1348份,对于患有慢性病等需重点关注的患者,于秀芹记得清清楚楚。

最近,于秀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服务。居民们大都到卫生室主动检查,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于秀芹就在鞠丰明的陪伴下上门询问、记录。桌子上一沓沓厚厚的表格记录着社区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于秀芹要一一比对,列出诊疗方案。

今年61岁的于秀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区医生的执着与坚守。谈及什么时候退休,于秀芹说:“这份工作我要继续干,一直到我干不动了为止。”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