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威海环保世纪行】“黑科技”让河湖大变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3-20 09:08:17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3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经区贯彻实施《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情况进行检查,2019年威海环保世纪行检查采访团也先后来到经区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经检查发现,这些水库不仅在防洪改造、水质提升等方面有了全面提升,更形成了具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平衡圈。

“黑科技”让河湖大变样

——2019年威海环保世纪行系列之二

◎记者 初佳伦

3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经区贯彻实施《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情况进行检查,2019年威海环保世纪行检查采访团也先后来到经区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经检查发现,这些水库不仅在防洪改造、水质提升等方面有了全面提升,更形成了具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平衡圈。

源头治理

崮山水库换新颜

3月8日上午9时许,检查采访团一行来到经区崮山镇北虎口村,这里处于崮山水库二级水源地范围。2010年前,该村已有400余户人口,属于人口较多的村落,生活污水若不妥善处置,可能危及水源地水质。

“为妥善处理生活污水,我们配套建设了智能污水处理工作站。”崮山镇副镇长许平介绍,为保护水质,崮山镇先后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等措施,改善村庄整体环境。去年10月,该镇又投资200万元,在村东侧新埋设管网,统一汇集建成污水处理站。

“目前设备运转正常,日处理污水可达100吨。经处理后,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类A级标准,彻底解决了面源污染的问题。这样的设备我们在南虎口村也配了一套,收效很不错。”许平指了指村东的河道笑道:“今年,我们打算在这里栽一片荷花,让村民不仅过上好日子,更过上美日子。”

离开北虎口村,检查采访团来到崮山水库二级保护区内湖滨路横跨水体的南虎口大桥上。倚着整齐的防抛网放眼北望,一片绿水青山映入眼帘。

“防抛网可以防止人为向河道内抛洒东西。我们还增设了危化品收集池,下雨时,桥梁上的污物通过桥两边的收集管被冲入收集池;有突发危化品泄漏,污染物同样会流入收集池,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经区市政局工程科工作人员李小芹说。

除了提高水质本身,我市也越来越重视水库及水库周边的基础设施管理,保障汛期水库的泄洪能力。在崮山水库,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大坝加固工程。据介绍,投入使用30多年的崮山水库部分位置年久失修。去年10月,崮山水库启动除险加固工程,预计今年汛前将主体工程完工。

“放鱼养水”

所前泊水库美如画

在所前泊水库,水面清澈如镜,偶被东风吹皱,搅碎一池树影,美不胜收。放眼水库两岸,更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景观林,渐萌绿意,宛如画卷。

“我小时候,水可以直接舀起来喝。现在别的地方我不敢说,在我们所前泊水库,一样可以舀起来直接喝。”提起这里的水质,所前泊水库管理处主任林治宝自信满满。这是所前泊水库几年来河湖绿化、“放鱼养水”的成果。

“水体可以自我修复,自我修复的效果远远比我们人为干涉要好。”在所前泊水库上任以来,林治宝有空就找治水专家“开药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水经”。

2016年,他终于把这份想法付诸于实践:所前泊水库申请上了山东省第二批“放鱼养水”试验单位。这是全省少有的名额,可以与省海水生物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在水库进行“放鱼养水”实验。

3年来,所前泊水库每年都会放流十万尾以上鲢鱼、鳙鱼、团头鲂等鱼类,它们以滤食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可以降低水中营养盐含量及浮游动物数量,从而改善水体水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保障水体质量。现在,走在所前泊水库水边,砂石间游弋的小鱼清晰可见。

清澈的水质还得益于河湖绿化。在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河湖绿化整治工程均已启动。聚焦“河畅、水清、岸绿、精美”的目标,崮山水库投资1300万元,沿水库周边打造高品质绿化带;所前泊水库投资4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所前泊水库北岸、东岸绿化工程,预计今年5月底可完成环湖景观步道、700亩滨河景观带……

“等到夏天,你们再来水库边看看,和现在相比,又是个大变样!”林治宝自豪地说。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