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4-04 08:11:08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今年威海将以积极融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为目标,不断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面健身活动。

    加快建成城区10分钟健身圈、年底前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100%……记者在昨日召开的全市体育局长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威海将以积极融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为目标,不断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面健身活动。那么,威海体育今年将发生哪些大事件?又会对威海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在这里为您一一道来。

    城区人想健身?出门10分钟就有地儿

    会议提出,要积极融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不断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群众“想健身”“哪健身”“会健身”“能健身”难题,为市民健身提供更加精准、优质、均衡的公共体育服务,打通全民健身的“最后一公里”。

    威海还将充分利用好“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三年行动的契机,重点抓好市体育场馆区域整体改造工程、乳山体育综合体、荣成新体校建设,鼓励文登区打造精致社区、精致健身广场样板的积极探索,着力完善体育场馆服务设施功能和安全性能,有效提高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率,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全民健身服务设施,资助建设一批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健身等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场馆。继续加大对农村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计划投资62万元对农村特别是对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设施进行维修,对部分农村健身设施进行更新,确保群众安全健身。以“便民惠民”为核心,引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建设笔架山文体公园、垛顶山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为新建或改建社区配备健身器材,加快建成城区10分钟健身圈。

    积极争取国家、省体彩公益金支持,建设一批笼式足球、农村新型社区、拼装式游泳池等综合性、高档次健身场地。充分发挥市县镇三级全民健身中心作用,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

    会议要求各区市体育部门要制定工作时间表,确保年底前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喜欢看比赛?逾百项群体活动等您来

    今年,威海体育系统将利用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元旦冬泳、健步走、广场舞、健身气功、钓鱼等全民健身活动,年内组织举办大中型群体活动100项次以上。

    此外,威海还要举办威海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完善办赛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继续在赛事组织、办赛规模、参赛人数、赛事效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围绕海洋、沙滩、海湾,谋划海洋体育发展,做精做活滨海品牌赛事,积极推动“蓝色+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威海将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登山大会、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省级以上群众体育赛事。以“一带一路”倡议、中韩自贸区、威海与仁川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载体,不断加大体育对外交流力度,举办棒垒球、足球、武术、登山等赛事交流活动。

    继续深化中韩青少年帆船、足球、棒球赛事活动,加大中英(威海)武术文化合作,拓展与俄罗斯国际象棋的交流,探索与芬兰合作在威海建设帆船、游艇俱乐部,设立相关运动项目。

    想知道体质咋样?去做个免费检测吧

    会议提出,今年威海各级体育部门要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注重专项体育技能的培训,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以上。到2020年底,重点扶贫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要达到909名,平均每村社会体育指导员5.05名。

    开展全民健身站点普查登记工作,摸清全市健身站点分布、数量、管理、所挂靠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情况,完成全市3780个健身站点的注册登记工作。

    开展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至少4000名市民提供免费体质监测服务并开具运动处方。

    开展“精准扶贫直通车”行动,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约千名群众提供免费体质监测服务,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的“四进”活动。为180个省定扶贫村高标准配强配齐健身设施,确保所有行政村健身广场面积达标。

    利用威海城市智慧健身大数据平台,以奥林健身中心店、市立医院店、文登中心医院店为试点,通过二维码实现健身信息、体质监测数据与手机终端共享;利用“威海体育”微信公众平台,搭建威海电子健身地图,为市民提供健身设施展示、检索、导航服务;继续推进大中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断拓展对高层次人才、现役军人、残疾人、老年人、守信主体等人群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

    竞技体育咋发展?教体融合有良策

    针对威海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会议提出多项改革新举措。

    在推进竞技体育改革。积极引进、聘用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打造高水平、业务精的教练员队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不定期邀请威海竞技体育特聘专家来威指导授课,提升威海教练员业务水平。针对威海教练员不足的现状,研究出台相关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来威执教。研究出台《威海市“市队县办”实施细则》,发现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推进“教体融合”。办好中小学生八大体育联赛,组织开展好健康夏令营、游泳普及、帆船帆板进校园三大活动,协同推进网球、橄榄球、铁人三项、武术等项目进校园。推动面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新增至少30所,力争提前1年完成全市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达到60%的目标。要加快推进县级体校办学模式改革,确保实现威海“县县有体校、市区一片红”的目标,办好优秀苗子相对集中的新型体校,探索面向所有普通学校开展体育技能教育、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培养、建设学校运动队、办好学校联赛,提升学校体育的专业化水平。

    鼓励各区市与具有单独招生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高校结对,建立健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支持有条件区市、协会、俱乐部开展竞技冰雪项目,探索区市办市队和社会俱乐部办市队模式。各区市体育部门要继续抓好冰雪项目跨界跨项选材输送工作,积极引进冰雪项目,推动冰雪场地建设,将威海打造成冰雪运动之城。

    产业发展咋突破?做好“体育+”融合文章

    会议提出,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统筹体育产业发展布局规划,以发展体育本体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体育产业突破发展。

    会议提出,要继续举办好2019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杯赛、锦湖韩亚高尔夫公开赛、横渡刘公岛海湾国际邀请赛、全国海钓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扶持环翠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等品牌做大做强。各区市要结合红色旅游、人文景观、历史典故、自然资源等特色,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高端赛事和草根赛事并举,培育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IP,并追求连届举办形成持续影响力。

    会议要求,各区市体育部门要抓好“体育+旅游”“体育+休闲”“体育+康养”融合。要办好2019年中国威海国际太极温泉康养大会、2019年HOBIE帆船亚洲锦标赛和HOBIE帆船全国家庭联赛、2019威海千里海岸线全国徒步大会等体育运动项目。同时,重点扶持冰雪项目、体育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制造企业转型等,努力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速,争取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威海晚报记者 董传葆 通讯员 朱旭)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谭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