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区出台方案 明年彻底消除劣五类水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区
2019-05-07 09:54:25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4月15日,经区出台印发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落实<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威海新闻网5月7日讯(记者 陈婷)为加快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4月15日,经区出台印发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落实<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工作范围为经区管辖区域所辖流域和海域。在深化陆源污染防治方面,对于工业污染的防止,实施差别化区域环境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涉水涉海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严审批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依法开展沿海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和产业布局的规划环评。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进涉氮重点行业固定污染源治理;实施废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含氟化物、含重金属污染物废水的深度治理和环境监管,到2020年,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

  加大纳管企业监管力度,对于新建工业企业排放的含重金属、难以生化降解污染物或高盐废水,不得接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或国家排放标准中相关限值要求;涉重金属工业园区要推进“一企一管”和地上管廊的建设与改造,并逐步推行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加快“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 2020年,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加快实施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和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方案指出,要强化海岸带生态保护,2020年底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清理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围填海项目。加强自然岸线保护,严格控制在海岸线向陆1公里范围内新建建筑物。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禁止新增占用严格保护岸线的开发建设活动。2020年,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5%。加强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加强岸线岸滩综合治理修复;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大力养护海洋生物资源。

  方案在强化海洋污染防止方面也做出了规划,其中,海水养殖污染清理整治方面,严格海水养殖空间与容量管控,重点推进城区养殖用海整治清理,合理控制近岸养殖规模,实现用海功能彻底转变;在生态敏感脆弱区、赤潮灾害高发区、严重污染区等海域依法禁止投饵式海水养殖;在依法划定的海滨风景名胜区内和海水浴场周边一定范围内禁止非法海水养殖。合理布局网箱养殖,探索水产养殖容量管理,合理确定养殖密度,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和布局景观化,鼓励和推动深海养殖、海洋牧场建设。开展海域休养轮作试点;加强海水养殖环境治理;加强船舶与港口污染控制。

  此外,推进沿岸及海上垃圾污染防治。到2020年,完成《威海市中美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工程,海洋垃圾防治机制基本形成。在强化海洋环境风险防控方面,加强近岸海域溢油风险防控。在海洋生态灾害高发海域、重点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区等区域,建立海洋赤潮(绿潮)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及信息发布体系。加快推进海洋防灾减灾长效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风暴潮、赤潮(绿潮)、海啸、海冰等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海洋灾害培训与应急演练,加强公众宣传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预警信息通报。

  方案要求,到2020年,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消除劣V类水体,河流达到《威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质目标考核要求;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一、二类海水比例达到国家和省市级考核目标要求。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谭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海澡季”开启!国际海水浴场划定游泳区
  • 威海新增1家“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 “新警”上岗!高区警用机器狗首次亮相火炬八街
  • 2025年实景三维山东十佳创新应用场景发布,威海案例荣膺榜首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