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啊,乳儿回来了
娘亲啊,乳儿回来了
——大型民族舞剧《乳娘》演出侧记
◎文/记者 匙亮 图/记者 刘志鹏
弯弯的小路,一眼望不到头。乳娘秀珍挥舞着送别的手,在村口眺望着渐行渐远的乳儿,久久不能放下……6月17日,在辗转全国30多个城市巡演后,大型民族舞剧《乳娘》终于在首播一周年之际,回到了故乡威海上演。

战争时期,红色胶东有着这样一批可歌可泣的乳娘们,她们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1233名嗷嗷待哺的革命后代。历史虽已过去,但历史不会遗忘。当晚,演员们用真情的表演,代表乳儿们向养育自己的乳娘真情告白:娘亲啊,乳儿回来了!
伴着音乐声,舞台大幕缓缓拉开,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胶东半岛的大后方,一声清脆的啼哭打破了宁静。怀胎十月的解放军女战士诞下了革命的后代。面对新生命的到来,在期待和喜悦之余,战士们难以割舍——部队还要战斗,孩子怎经得起颠簸?
子弟兵的孩子,就是人民的孩子!乳娘秀珍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抚养红色乳儿的重担。心怀生母的嘱托,流着泪水的秀珍,双手颤抖着接过代表信物的红围巾,抱着孩子送别人民的亲人……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乳娘秀珍的扮演者赵才惠已经排练了上百次。“在那艰难时期,能够有着这样无私的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她说,自己曾经在演出过程中多次泪洒舞台。
演出现场,这份越品越浓、越演越深的情感也已融入到一个个动作里,随着她的肢体动作,将情感张力发挥到极致。
突然,音乐节奏一瞬间变得急促而紧张,夏夜的宁静被枪声所打破,是鬼子进村扫荡!噪杂的声音惊醒了秀珍,她急忙带着两个孩子奔逃。乳儿紧紧跟随着母亲,可秀珍的女儿却在人群里冲散,不幸被子弹击中,倒在地上……
那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啊,这让为娘怎么受的了!
踉跄着抱起离去的女儿,秀珍心如刀绞,恸哭不已。凄凉的音乐中,这份悲伤弥漫了全场,感染了在场的观众。

台下,观众邓洁的眼角已流下了晶莹的泪。“感动、震惊,这种大爱已无法用语言表达。”已身为人母的她见不得这样的别离,可她仍然带着孩子来到了现场。她坚信,这样的红色基因值得传承、发扬。
台上,舞剧已进入了最后一幕: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威海,群众扭起了庆祝胜利的秧歌,乳儿的生母也回来寻找亲生骨肉。
虽有万般不舍,可秀珍依然交出了红围巾,送别了养育多年的儿子。送行时,秀珍一次又一次登上田埂,招手送别,血浓于水的养育之情,在望眼欲穿的泪眼中融化成绵延无尽的思念与祈盼……
现场掌声雷动,直至谢幕,仍然持续数分钟没有停息;一个半小时的表演里,整部舞剧没有一句台词,可这份血乳交融的情感却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

这正是导演傅小青所期望的。“舞剧没有声音,但随着音乐的起伏和肢体动作的张力,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傅小青说,新时代的今天,需要这种红色精神的激励。在傅小青看来,在乳娘开演一周年之际回到威海,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份红色基因将在创造她的威海大地上继续传承和发扬。
“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未曾忘记;今天的演出证明,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乳儿代表宋玉芳哽咽着说。几十年过去了,昔日青春的面容如今已布满了皱纹,可乳儿们对母亲的感情却丝毫没有减少。在众人的搀扶下,当年的乳儿们一起登台致谢,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培根铸魂”锦旗送给了剧组工作人员,并向这里的人们和这片土地深深鞠躬:“娘亲啊,乳儿回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