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好人刘佃各:5年间一直照顾一名独居老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社会
2019-07-04 09:14:5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刘佃各,男,1954年2月出生,乳山市大孤山镇上石灰刘家村村民。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5年来他一直义务照顾着独居老人刘松基,在老人病重期间,他甚至辞去外出打工机会,守在床边寸步不离地给予照顾,赢得了村民的夸奖称赞。

刘佃各

  刘佃各,男,1954年2月出生,乳山市大孤山镇上石灰刘家村村民。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5年来他一直义务照顾着独居老人刘松基,在老人病重期间,他甚至辞去外出打工机会,守在床边寸步不离地给予照顾,赢得了村民的夸奖称赞。

  守望相助 照顾独居老人5年

  最令村里人称赞刘佃各的,是他义务照顾邻居刘松基的事。

  刘松基的老伴已去世,一个儿子常年在威海市区上班。2013年,刘松基因患胃癌进行了胃切除手术。出院后,刘松基不习惯在儿子家居住,硬是要返回老家,儿子拗不过就送他回了村,往返城里和村里照顾。刘松基的儿子不在身边的时候,都是刘佃各照顾他。

  刘松基手术后出院,不能吃硬的东西,刘佃各就到他家里为其煮稀饭。刘松基爱喝面条,刘佃各就不厌其烦地每天擀面条做给他吃,还特意把面条煮烂一些,刘松基每次都能吃上一大碗。这一照顾,就是5年。2018年夏天,刘松基的病情恶化,刘佃各就暂停外出打工,在他家里寸步不离地伺候了四十多天。

  弥留之际,刘松基一直念着这个好邻居。刘松基的儿子给刘佃各打电话说父亲一直挂念着他,刘佃各立马打车到威海看望刘松基。刘佃各紧紧握着刘松基的手对他说:“你要好好养病,好了以后回家我还伺候你,你不馋我给你做的面条啦?”刘松基哽咽着对儿子说:“一定不要忘了咱这个恩人。”

  无私奉献 解邻难题为己任

  今年86岁的冯锡兰,是刘家村的一位独居老人,三个儿子都是瓦工,经常在外地打工。由于家里的锅和炕多年未修,烧起火来满屋子都呛满了烟,有一次,冯锡兰做饭时被呛得喘不上气来,就跑到屋外直咳嗽。住在旁街的刘佃各知道后,立马在家里找来一套旧衣服穿上,跑到冯锡兰家,钻到炕洞里用手一点一点地把灰掏出来。从炕洞里出来,刘佃各从头到脚都被灰包裹住了。家里的锅灶好烧了,冯锡兰再也不会被烟呛到了,冯锡兰拉着刘佃各的手连声感谢。刘佃各用手拍了拍身上的灰,笑着说:“大嫂跟我客气啥,咱邻里邻居的相互帮忙都是应该的。”

  今年63岁的刘万成,妻子有病需要长期吃药,经济条件不是很好。2010年,女儿考上了大学,如何为女儿筹措学费成了刘万成的心事。刘佃各知道后,立马拿出2000块钱送到刘万成家里,对他说:“我自己老头子一个,平时用不了多少钱,这2000块钱你先拿着,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心意,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还,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上学要紧,让她出去好好学习,给咱争光。”刘万成听了,顿时激动地攥着刘佃各的手,哽咽地说:“孩子,快来谢谢你叔,以后出息了一定不要忘了你叔的恩情。”

  2014年,刘万成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每年都去刘佃各家里看望他。刘佃各开心地说:“这孩子就像我的亲闺女,其实我做的这点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得了个好闺女,我是赚了。”(市文明办 文/图)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谭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海澡季”开启!国际海水浴场划定游泳区
  • 威海新增1家“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 “新警”上岗!高区警用机器狗首次亮相火炬八街
  • 2025年实景三维山东十佳创新应用场景发布,威海案例荣膺榜首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