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世礼:陪68位五保老人走完一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区
2019-07-16 13:53:24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7月7日午后,崮山镇敬老院的几位老人正坐在院子里乘凉。眼看着乌云将近,一声吆喝在大院里响起:“徐大姐,要下雨啦,回屋歇会吧!”站在门口连连招手的便是崮山镇敬老院院长曲世礼,58岁的他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

  陪68位五保老人走完一生

  ——记崮山镇养老院院长曲世礼

  ◎文/图 记者 刘凤燕 通讯员 邹积庆

曲世礼为老人理发。

  7月7日午后,崮山镇敬老院的几位老人正坐在院子里乘凉。眼看着乌云将近,一声吆喝在大院里响起:“徐大姐,要下雨啦,回屋歇会吧!”站在门口连连招手的便是崮山镇敬老院院长曲世礼,58岁的他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

  1983年,为解决“三无”人员的生存保障问题,崮山镇将位于镇中心的一处学校旧址改造为敬老院,对辖区内有需要的五保户进行集中供养。也是那一年,22岁的曲世礼来到敬老院当会计。

  再怎么困难,也要把老人养好

  曲世礼清楚地记得,敬老院施工建设期间,各级负责人隔三差五到现场来,一项项敲定配套设施和改造细节,摒弃了流行于农村的煤炉取暖方式,下大力气改造扩建,硬是把一间间废弃教室改成了带暖气的二人间。“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很高标准了。”曲世礼回忆道。

  “再怎么困难,也要把老人养好”的信念,从那时起就融入到了敬老院的一砖一瓦中,更在曲世礼的心里扎下了根。

  早些年,敬老院主要靠村里交的粮食满足老人们生活需求,光粮收不齐的问题就让曲世礼犯了难:“很多村子实在穷,拿不出供养粮,我就每天挨个村子去要,空手回来是常事。”即便如此,靠着余粮和一点一点要回来的粮食,敬老院对老人的供养也从未间断和含糊过。

  做了六七年会计工作后,曲世礼被调到村里和镇上工作,1998年再回到敬老院时,他承担起了院长的职务。

  让更多的五保老人老有所养,是曲世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没有家人亲戚在身边照顾,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心中念着五保户,曲世礼就闲不住地往老人家里跑,为了让他们消除顾虑,曲世礼没少花心思:“咱们去住一段时间试试,住得不舒服随时可以回来。”“今天中午就来敬老院吃吧,尝尝饭菜到底咋样。”……五保老人们迈进了敬老院的大门。“来住的基本就不走了。”对曲世礼来说,没有什么比老人们的肯定更能让他满足了。

  “到最后,他们有的被亲属接走照料,有的在敬老院走完一生,我们也就完成了使命……”曲世礼说。当院长21年来,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共照顾了123位五保老人度过晚年生活,陪伴68位老人到生命最后一刻。

  想方设法改善老人生活质量

  午睡醒来,81岁的徐玉贵正在房间里忙着做针线活,门口柜子上摆着她和老伴的结婚照,还有和女儿、侄女的合影。旁边的绿植是她来的那年栽的,如今已经高大茂盛。自从老伴去世,徐玉贵便和身患残疾的女儿住进了敬老院,到现在快10年了,这里已然成了母女俩的家。

  “和闺女闹别扭还没好啊?我上次和她说了,要多体谅你……”曲世礼走进徐玉贵的房间,还没坐下,就问起母女俩的情况。徐玉贵也打开了话匣子,和他聊起这几天的生活。

  处理邻里关系、家庭关系也是曲世礼工作中的一部分。老人们性格各异,出现矛盾要及时开导化解,用他的话来说:“就和自己居家过日子是一样的。”

  聊到尽兴,徐玉贵摸了摸自己的头,笑着说:“院长,这次理的头发真好,夏天到了,凉快!”曲世礼听得开心,也跟着笑了。

  前几天,曲世礼刚为敬老院里的老人理了发,这已经成为敬老院每月的惯例。“考虑到老人们没有生活来源,在敬老院里理发能为他们省点开销,我就置办上了工具,学着怎么理发,一个月组织理一次。”曲世礼说,“有时一天理不完,要连着理两天,刚开始累得抬不起胳膊,到现在18年了,也习惯了。”

  总想着为老人省点钱的曲世礼,在完善养老院的硬件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可从不马虎。2006年,曲世礼抓住政策扶持的有利时机,将旧平房改建成了三层楼房,床位增加到100多个;2016年增设了消防报警和喷淋灭火设备;前年改造锅炉;去年为每个床位安装了紧急呼叫按钮,还将外墙粉刷一新;为了让老人吃得健康营养,多方协调提高了敬老院开支;如今的敬老院宽敞明亮,洗衣房、娱乐室、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为了能及时关注老人身体状况,曲世礼还与医院达成合作,每周都会有医生来敬老院坐诊。有时陪老人去医院,曲世礼围着病床忙前忙后,总被误认为是老人的孩子,曲世礼笑笑说:“我啊,早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了!”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谭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闫剑波会见华为公司客人
  • 闫剑波会见赛科集团客人
  • 闫剑波带队赴江苏、上海开展招商促进活动
  • 闫剑波会见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客人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