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绿”绘就最美底色

2019-11-21 编辑: 宋倩

“威海绿”绘就最美底色

——我市被授予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系列报道(三)

绿色,是威海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是威海持之以恒守护的颜色。

多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构建城乡统筹、市域一体的绿化新格局,不断厚植威海的绿色生态优势,将“威海绿”绘就成助推精致发展的最亮底色。

华夏城景区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记者 朱春晓 摄

绿色发展 描绘生态蓝图

11月17日,一场冬雨过后,位于龙山脚下的华夏城景区笼罩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世外桃源。站在山脚远远望去,红黄相间的树叶中,几抹新绿格外抢眼。

“那是新栽的2700多株雪松,是今年华夏城重点实施的生态修复项目之一。”华夏文旅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景区及周边区域湖泊、荒山和4处废弃矿坑共300余亩的综合治理和复绿,春季和秋季栽植树木7万余株。

然而,上世纪70年代后期,龙山脚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全然不见满目苍翠,树木东倒西歪,44个采石场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矿坑,耳边响彻的是隆隆炮声和咔咔切割声,漫天的粉尘夹杂着灰石将周遭一切掩埋在白茫茫的世界中。

2003年,华夏文旅集团决定向“废弃矿山”宣战,启动山体修复工程,先后投入44.3亿元,搬运土方5692.67万立方,建造大小水库35个,栽树1127万棵……终于,一座矿坑上的大花园、废墟上的新景观矗立在人们面前。

时空流转,葱茏林海不但扮绿了废弃矿山,更带来了广阔前景:华夏城成功变身5A级旅游景区,成为流金淌银的绿水青山,全年游客总量2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在威海,这样的改变正越来越多。巨变背后是威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我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勾勒出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跃升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威海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部署。

由此,我市先后实施《威海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关于建设生态威海的决定》《关于“生态威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划、文件,编制《威海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建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8个,组织开展“六林工程”建设;编制《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对“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100多处废弃矿山进行治理。

向着精致的绿水青山,威海正加速奔跑!

绿化先行 厚植绿色优势

连日来,受寒潮影响,市区温度骤降,人们包裹棉衣减少了外出,城市显得格外静谧。

但在戚家庄附近的口袋公园秀水园里,三五成群的市民,围坐在小庭院内聊天,或是几个孩子围着小篮球场嬉笑追逐,四周的寒意似乎被阻隔于秀水园外,好不热闹。

“离得近,环境好,遛起弯来心情格外舒畅。”每天下午6点,市民李世忠带着小外孙来公园逛逛已成“必修课”。

秀水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约8650平方米,依托原有地势风貌,建设滨水休闲游憩区、山林健身活动区,将健康文化融入整个公园建设中,成为一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公园,最大限度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以前出门遛弯得穿过两条马路到对面的威海公园,遇上大风、降温天气,就不愿出门锻炼了。”李世忠说,如今家门口有了口袋公园,遛弯散步、锻炼身体成了“甩”不掉的习惯。

作为绿化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休闲活力空间的“利器”,近年来,我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园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布局,构建“一带四轴”的绿道网结构。根据绿地系统规划,沿海岸带建设了众多沿海公园,围绕山体建设山体公园。市民喜闻乐见的口袋公园、小游园遍布城区,健康元素有机融入步道、公园建设管理。配套完善的生活设施、运动和文化艺术空间,实现城市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居民打造更美丽、更舒适、更惬意的身边景色。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开展“绿满威海、四季多彩”绿化行动,坚持绿化、花化、彩化统筹兼顾,利用“山、海、城、岛”并存的自然基础,积极构建“青山绿水绕城镇,碧海蓝天佐翠城”的生态园林城市,形成“一带多点,绿心中踞,绿廊导风,绿网交织”的市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美化增彩 夯实美丽根基

如果说在城市中轴线上串起一处处绿色长廊,营造出“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宜人环境,那么,让城市、小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便是为这条生态绿轴再添新彩。

漫步在荣成市东山街道双榜泊村,由村民自发组成的卫生清扫志愿服务队的身影随处可见:打扫街道卫生、帮助村民整理庭院、在村内空地忙活绿植花卉栽种……

如今,村民自觉建设“绿色家园”的热情高涨,凡是村内跟“绿色”沾边的事儿,纷纷“抢”着干。早在几年前,该村还是十里八乡的“脏乱差村”,村内所有卫生仅靠两名清洁工完成,压力大,效果差,严重影响村民居住幸福感。

为扭转现状,去年双榜泊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契机,紧盯环境卫生“弱分项”,以党员带头、村干部示范,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提升。历时一个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看着村内四处干净整洁,“住在双榜泊村”成了他们最骄傲的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各60个。同时,我市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垃圾、污水、河流、养殖及面源等污染治理,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抓好四旁植树、村屯绿化美化、庭院美化等行动,打造精致小镇和滨海美丽乡村示范带。

此外,我市还坚持“小巧秀雅”的方向,塑造“大山海、小珠链”的城市风貌格局,打造山海特色充分,岬湾环翠、凭湾对眺、山海互望的山海城市形象;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等要素设计,塑造城市景观风貌;打造最美海岸带,加强海岸带保护,实施海岸带修复行动,塑造沿海特色风貌带。

起居院落里,游走山水间。眼下,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景象如画卷在威海大地徐徐展开。(威海日报记者 李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