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名困难人员获参保补贴1846万元
昨日,在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医保局公布了上半年我市医保工作的相关情况。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在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及脱贫攻坚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行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缴费费率,政策惠及全市2.12万家参保企业;为41592名困难人员落实参保补贴1846.98万元,将17276名困难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10人,慢病办理率为62%)纳入慢病保障范围,为其减轻医疗费用负担557.19万元。
阶段性降费
惠及全市2.12万家参保企业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医保局出台了一系列医疗保障政策,扩大人员保障范围,对确诊、疑似患者以及留观人员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并一律先就医后结算,解决患者后顾之忧。同时,将纳入市级监测的重点防控药品及医用耗材数量扩大至42种。
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市医保局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缴费费率,政策惠及全市2.12万家参保企业,预计全年减轻社会负担5.3亿元,其中减轻企业负担3.11亿元;落实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政策,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允许其申请最长6个月的医疗保险费缓缴期,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企业职工可按规定依法享受医疗、生育保险待遇;拨付专项基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17276名困难人员
纳入慢病保障范围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把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落实攻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据市医保局负责人介绍,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出资,按照一档缴费标准予以补贴,个人不需要缴纳保费,以保证贫困人员应保尽保。为了保证困难人员参保全覆盖,今年,市医保局为其统一参保,并每日跟踪参保和待遇享受情况,确保不漏一人。目前,共为41592名困难人员落实参保补贴1846.98万元。
在待遇落实方面,市医保局严格落实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再救助政策,并为困难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等“六重保障”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减轻了困难人员跑腿垫资的负担。
此外,市医保局优化了困难人员门诊慢性病准入鉴定工作流程,简化材料,实行随时办理、即时办结、次日享受待遇。拓展门诊慢性病资格确认方法,积极推行“不见面办”“主动办”“帮办”等服务方式。截至目前,市医保局已将17276名困难人员纳入慢病保障范围,为其减轻医疗费用负担557.19万元。
32种国家带量采购药品
落地威海
市医保局始终把提高群众满意度和便捷度作为工作出发点,精准助推医保经办服务提档升级,着力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自去年以来,共在13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医保工作站,下沉市内转诊转院备案联网、新生儿参保、生育津贴申领等16项医保经办业务,全面提升医保基层服务能力。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充分发挥“互联网”+医保效应,以医保电子凭证试点城市为依托,积极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打通征缴业务的“最后一公里”,转变以往窗口打印医保缴费票据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较早实现医保缴费电子票据的应用。
此外,深化医保重点领域改革,将改革成效惠及于民。今年4月15日,国家带量采购32种药品中选结果在我市落地实施,平均降价幅度达53%,最高降价幅度达95%,预计年可节省医疗费用3100多万元。这批中选药品覆盖多个治疗领域,降价药品种类更多,优惠力度较大,市医保局积极鼓励我市医保定点民营医药机构自愿参加,以确保威海患者及时用上这批“降价药”。
下一步,全市医保系统将全面推动基金安全运行、医保信用体系建设、智慧医保建设3项试点以及精准宣传、基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医保经办风险防控体系等20项创新亮点工程为工作重点,高标准完成医保政策体系完善、医保重点领域改革、智能监控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重点任务,让医疗保障为健康“兜底”、为幸福“加码”。(威海晚报记者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