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海新区

南海新区科技赋能助推农业发展

2022-06-24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6月22日,在南海新区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内,草莓苗生机勃勃,竞相生长,绿意盎然。过道间,工作人员正在插苗、分苗,忙碌非凡。然而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有些大棚的草莓苗并不在A字育苗架上,而是在平整广阔的育苗床上。


  “我们用韩式育苗床取代了部分日式A字架育苗。”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初靖程穿梭在育苗床间,将今年所实现的一系列技术体系升级娓娓道来:“韩式育苗床,是我们借鉴韩国草莓育苗技术进行本地化的产物,定制的穴盘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根系发达了,就不需要再将草莓苗搬到潮汐苗床上养苗,可以直接栽种到草莓大棚里,省时省力。”


  目前,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有14个智能育苗大棚,预计今年将出产各色草莓苗800万株,产值1000万元。万和七彩的产品虽早已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不论育苗还是种植,万和七彩仍始终紧跟技术更新,不断引进改良新品种。

  在智能育苗温室内,刚从园区的植物细胞工程中心培育出的黑、白两色草莓脱毒母株也在进行繁育,这些脱毒母株将取代上一代草莓苗,抗病性更强、产出草莓品质更好。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脱毒母株,经过了3年的实验,现在在果形还有抗病性等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今年就要把他们移栽到育苗棚里面逐步替换到原来的母苗上。”走到一颗生命力旺盛的脱毒母株旁边,初靖程轻轻拨动进行展示,言语间满是自豪。“因为草莓品种不同,它所需的激素含量也不同,所以脱毒实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初靖程说,他们从2019年就开始进行这项实验,终于在去年做出了成果。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理念和思路的升级,核心是高标准化和高质量。作为科研型农业企业,万和七彩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借鉴国外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投入600万元建立了细胞工程中心和基因测序实验室,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不断创新种植技术,培育专利苗种。此次培育出黑、白两色草莓脱毒母株就是万和七彩技术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才能将企业的未来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持续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万波说。


  科技创新也是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南海新区紧扣“精致”与“现代”,印发《推动优质农业项目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全链条科技含量,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重点打造了浪暖现代农业区和高端精致果业区,引进建设了景翔果蔬、万鑫畜牧、万和七彩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休闲农业、休闲采摘和果品现代种植园区。此外,南海新区还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大力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打造了AI智慧种植大棚,不仅实现了无人高效管理,还使大棚的番茄苗年产量高达到8000斤以上,进一步提高了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农业智能化水平。


  政策驱动、科技赋能。如今,南海新区现代农业企业正向着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阔步迈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愈发生动。(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