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我们公司的人才资源,还可以转化成真金白银。”近日,在南海新区财政与审计局的协调下,山东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800万人才贷审批,看着账户里的这笔资金,山东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栋满是感慨。
从2017年赵栋来南海新区开启创业至今已经5年了,企业资产从当初的三年不盈利,发展到了现在的固定资产1.6亿元。赵栋表示,不论是自己还是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南海新区的优质服务以及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如今,包括赵栋在内,鸣川汽车集团研发团队、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均在33周岁以下,其中博士6人,硕士20多人,他们不仅发布了《柴油含硫传感器》等多个产品的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开发出OBD远程监控终端、氮氧化物传感器等系列产品,科研硕果累累,公司也获评了“山东省社会组织联合会青年驿站威海站”“新联会会员企业”称号。“南海新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才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人才的获得感也不断提升,我们在这里创业干事心里很踏实。”赵栋说。
高层次人才需要舒心、安心地干事业的环境,为厚植青年人才的发展沃土,让青年人才创新有道、创业有门,南海新区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鼓励和支持。今年,南海新区开展人才政策“五进”活动,并建立现场办公制度,到辖区企业、高校、园区等人才聚集地宣传人才政策、受理人才补贴、提供政务服务、加强关心关爱等。通过政策宣传,威海联合影像有限公司今年申请了青年见习补贴,将获得6万多元的资金补贴。
企业受益,反哺人才。在政策红利驱动下,企业、园区、平台等也纷纷畅通晋升渠道、完善内部创新激励政策,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威海联合影像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杨靖介绍,之前他们企业一位工程师因为独立创新改进了机器用包材的一个磨片,大大提升了产能,公司不仅给予了他奖励,还结合后续考察情况将他提升为了工程师。
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杭阳也表示,他们会在季度还有年终的时候,对技术创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的员工实施一些奖励措施,这也大大激发了员工干事创新的积极性。
南海新区2022年党委书记人才项目同样聚焦到了青年人才,打造了校企“直通车”,建立“订单式”人才共育模式。到目前,已经推动鑫视界等5家企业在高校开设“企业大课堂”,引导威尔汉姆等10家企业与相关院系签订实习合作协议15份。
南海新区党群与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于志杰表示,他们还引导企业跟学校共建产业学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完全接受企业跟学校的共同的培养,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在新模式的吸引下,预计9月有200多名学生接受“订单”培养,为区内产业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支撑。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

从2017年赵栋来南海新区开启创业至今已经5年了,企业资产从当初的三年不盈利,发展到了现在的固定资产1.6亿元。赵栋表示,不论是自己还是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南海新区的优质服务以及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如今,包括赵栋在内,鸣川汽车集团研发团队、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均在33周岁以下,其中博士6人,硕士20多人,他们不仅发布了《柴油含硫传感器》等多个产品的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开发出OBD远程监控终端、氮氧化物传感器等系列产品,科研硕果累累,公司也获评了“山东省社会组织联合会青年驿站威海站”“新联会会员企业”称号。“南海新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才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人才的获得感也不断提升,我们在这里创业干事心里很踏实。”赵栋说。

高层次人才需要舒心、安心地干事业的环境,为厚植青年人才的发展沃土,让青年人才创新有道、创业有门,南海新区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鼓励和支持。今年,南海新区开展人才政策“五进”活动,并建立现场办公制度,到辖区企业、高校、园区等人才聚集地宣传人才政策、受理人才补贴、提供政务服务、加强关心关爱等。通过政策宣传,威海联合影像有限公司今年申请了青年见习补贴,将获得6万多元的资金补贴。
企业受益,反哺人才。在政策红利驱动下,企业、园区、平台等也纷纷畅通晋升渠道、完善内部创新激励政策,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威海联合影像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杨靖介绍,之前他们企业一位工程师因为独立创新改进了机器用包材的一个磨片,大大提升了产能,公司不仅给予了他奖励,还结合后续考察情况将他提升为了工程师。

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杭阳也表示,他们会在季度还有年终的时候,对技术创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的员工实施一些奖励措施,这也大大激发了员工干事创新的积极性。
南海新区2022年党委书记人才项目同样聚焦到了青年人才,打造了校企“直通车”,建立“订单式”人才共育模式。到目前,已经推动鑫视界等5家企业在高校开设“企业大课堂”,引导威尔汉姆等10家企业与相关院系签订实习合作协议15份。

南海新区党群与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于志杰表示,他们还引导企业跟学校共建产业学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完全接受企业跟学校的共同的培养,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在新模式的吸引下,预计9月有200多名学生接受“订单”培养,为区内产业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支撑。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青年人才更是城市的潜力、活力和希望所在。南海新区全方位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全方位人才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培养等系列措施,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南海新区成为青年人才想来、会来、敢来且留下来的热土,形成引才、留才、用才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让青年人才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力。(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