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过来查看一下你们店铺的人员登记台账,最近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跟我说。”8月15日,南海新区观海社区网格员张永芳来到所负责的江南城小区,对商户进行走访。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执行者,走访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爬楼、敲门、与居民聊天中,张永芳对所负责的江南城小区和星海澜湾小区总计近900余名住户的信息熟稔于心。
提起小区里的居民,张永芳对有关情况都能张口就来,社区的独居老人经常去哪里、主要活动轨迹她都一清二楚。一年前,张永芳刚开始干网格员时,对什么都不熟悉,张永芳说:“那时候天天都在外面,挨家挨户爬楼和居民沟通,看看大家对社区有啥想法,让大家快速认识我。”用了1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每天最多的时候张永芳得爬4栋高层住宅、走访近百户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永芳爱上了南海,她说:“这里环境宜人,气氛也很棒,作为一名网格员,能参与南海新区的社区建设里,我觉得很荣幸。”
网格员的工作很琐碎,岗位很平凡,但张永芳一直带着一种十足的敬业态度对待每项任务,保持工作热情。面对疫情防控,她每天打数百个电话只为及时掌握居民行程。小区居民流动性较大,报备居民信息的工作量也很大,且当时需要点对点接外地返回居民,但张永芳从不喊累,经常半夜凌晨跑出去接居民。
32岁的张永芳身材瘦削,但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身板,却成为了小区老人们心中的“顶梁柱”“好女儿”。面对社区近20位独居老人,她坚持每天入户走访,掌握居民最新情况。8月2日张永芳照例组织居民做核酸,忙完后发现江南城小区刘奶奶没有进行检测,晚上6点张永芳开车在小区找老人,联系老人家属说可能去菜市场了,张永芳便回家了。晚上7点,张永芳心里还是不放心就再次开车去小区查看,发现刘奶奶家里灯没亮,张永芳便与小区内辅警一起,商量老人家属开锁,发现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晕倒,张永芳当即联系了120救护车、派出所,送老人到医院抢救。给老人跑前跑后拿药、跑手续,一直等到家属赶来,张永芳回到家里的时候已是凌晨。张永芳说:“对于外地来南海定居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我们就是和他们最亲的人。”
张永芳干网格员工作1年多了,在同事们眼里,她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性格开朗。干网格员以来,张永芳一共敲门4000多户次,接打工作电话5000多个,为居民解决问题1200多个。观海社区党支部书记于莉说:“芳芳的心理素质很好,遇事不慌,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很强。”在日复一日的网格化工作中,靠着一份执着和热心,张永芳在服务居民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扎实。(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

提起小区里的居民,张永芳对有关情况都能张口就来,社区的独居老人经常去哪里、主要活动轨迹她都一清二楚。一年前,张永芳刚开始干网格员时,对什么都不熟悉,张永芳说:“那时候天天都在外面,挨家挨户爬楼和居民沟通,看看大家对社区有啥想法,让大家快速认识我。”用了1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每天最多的时候张永芳得爬4栋高层住宅、走访近百户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永芳爱上了南海,她说:“这里环境宜人,气氛也很棒,作为一名网格员,能参与南海新区的社区建设里,我觉得很荣幸。”

网格员的工作很琐碎,岗位很平凡,但张永芳一直带着一种十足的敬业态度对待每项任务,保持工作热情。面对疫情防控,她每天打数百个电话只为及时掌握居民行程。小区居民流动性较大,报备居民信息的工作量也很大,且当时需要点对点接外地返回居民,但张永芳从不喊累,经常半夜凌晨跑出去接居民。

32岁的张永芳身材瘦削,但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身板,却成为了小区老人们心中的“顶梁柱”“好女儿”。面对社区近20位独居老人,她坚持每天入户走访,掌握居民最新情况。8月2日张永芳照例组织居民做核酸,忙完后发现江南城小区刘奶奶没有进行检测,晚上6点张永芳开车在小区找老人,联系老人家属说可能去菜市场了,张永芳便回家了。晚上7点,张永芳心里还是不放心就再次开车去小区查看,发现刘奶奶家里灯没亮,张永芳便与小区内辅警一起,商量老人家属开锁,发现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晕倒,张永芳当即联系了120救护车、派出所,送老人到医院抢救。给老人跑前跑后拿药、跑手续,一直等到家属赶来,张永芳回到家里的时候已是凌晨。张永芳说:“对于外地来南海定居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我们就是和他们最亲的人。”

张永芳干网格员工作1年多了,在同事们眼里,她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性格开朗。干网格员以来,张永芳一共敲门4000多户次,接打工作电话5000多个,为居民解决问题1200多个。观海社区党支部书记于莉说:“芳芳的心理素质很好,遇事不慌,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很强。”在日复一日的网格化工作中,靠着一份执着和热心,张永芳在服务居民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扎实。(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