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通过有经验的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或灸治疗。在初伏、中伏、末伏,以温阳益气、健脾祛湿、补肺益肾、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作用,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2023年贴敷时间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加强:8月20日—8月31日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4、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鼻炎、支气管炎、
6、皮肤科疾病:过敏体质、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疾病稳定期。
7、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贴敷注意事项
1、外治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贴敷皮肤出现红斑或是水疱是贴敷的正常反应,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
2、药物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敷后出现局部刺痒难耐、灼热疼痛、红肿、出现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并及时到院处理,严重的也可直接到皮肤科就诊。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体质实热型以及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者不宜进行本治疗。
5、敷药处的皮肤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6、贴敷时间:成人1到2小时,儿童30分钟至1小时。
2023年贴敷时间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加强:8月20日—8月31日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4、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鼻炎、支气管炎、
6、皮肤科疾病:过敏体质、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疾病稳定期。
7、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贴敷注意事项
1、外治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贴敷皮肤出现红斑或是水疱是贴敷的正常反应,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
2、药物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敷后出现局部刺痒难耐、灼热疼痛、红肿、出现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并及时到院处理,严重的也可直接到皮肤科就诊。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体质实热型以及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者不宜进行本治疗。
5、敷药处的皮肤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6、贴敷时间:成人1到2小时,儿童30分钟至1小时。
(来源: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