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海新区

南海新区开展首个全国生态日实践活动

2023-08-1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位于南海新区的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大家做生态实践的参与者、自然生态的守护者。
  在位于海景路旁的桑树生态碳汇林里,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的全体职工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除草、清理垃圾和树苗养护等实践活动。这片桑树林有23个品种的桑苗,是今年7月由蓝色经济研究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桑树生态碳汇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一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多用途开发也能实现增产增收。“这片桑树生态林是我们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工作的新探索,我们已经对区内湿地开展滨海盐碱地植被恢复试验,通过增植柽柳、盐地碱蓬、芦苇等耐盐植物,修复滨海湿地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有军说。


  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科学与技术探索中,蓝色经济研究院围绕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资源量挖潜和实践工作,聚焦林业、农业、园艺等多个学科,对区内进行河网治理、沙滩整治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规划,建成香水河生态海岛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昌阳河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等总面积4500亩的生态基地,并持续推进南海新区碳汇研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建设等工作。还与多个单位共同打造了“齐鲁云植树”平台第一块公益植树基地威海海岸带柽柳生态碳汇林,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南海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完善、升华的创新之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多年来,南海新区对天然水系、万米金滩、万亩松林等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威海市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五垒岛湾湿地公园,成立威海五垒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养护观测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平台建设等工作,为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坚持生态修复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今,良好的生态已成为南海新区的金字招牌,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到6.2万亩,湿地率近99%,有各种浮游植物300余种,吸引了包括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丹顶鹤、天鹅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内的300余种鸟类安家栖息,成为山东省湿地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