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最威海是环翠 | 一方“宝藏”夜市藏着半城烟火

2024-07-12 编辑: 宋倩
  一座城市最鲜活的地方,不是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之间的繁华,而是那些隐匿于喧闹之中的长街小巷。在那里,有地道的美食、爽口的小吃、冰爽的饮品,总有一样东西能够抚慰人心。


  7月10日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最威海是环翠”短视频挑战赛媒体采风团循着“烟火气”来到东城路夜市,探访这座最具威海风情的“老字号”夜市。


  “东城路夜市曾是威海最热闹的地方。”夜市相关负责人说,东城路夜市总长416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初具规模,是入威游客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威海人的味道记忆。
  2022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全省仅有12席,威海卫城片区抢占其一,东城路夜市是该片区的核心区域。


  “您吃什么口味?”“有忌口的吗?”……在东城路夜市的哆哆烤冷面摊位前,小吃摊经营者赵丽民一面询问顾客口味,一面在铁板上同时摊铺了五张冷面,火爆的生意往往让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每天晚上都能卖一二百份烤冷面,赶上周末,销量更多。”面对忙碌的生意,赵丽民充满了喜悦与期待。
 


  作为东城路夜市的老商户,赵丽民已经在这里扎根13年了,可以说他是一步步见证了夜市的发展和升级。最初,东城路夜市属于“野生”夜市,很多摊贩是自发在这里摆摊经营,夜市也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后来,随着东城路夜市品牌的水涨船高,规范经营成了这里的必由之路。


  今年4月26日,重新改造升级的东城路夜市再次惊艳亮相。原先杂乱无章的摊位,被排列整齐、规格统一的80多辆房式餐车和90多辆花车所取代。凑近一看,摊位周边还都铺上了隔油垫。另外,14盏明亮的路灯、27个新装的树凳、新铺的人行道、电动车停车点等变化也为游客市民带来更多便利体验。


  不仅是“面子”上的规整如新,繁华之下的东城路夜市还藏着许多看不见的精致“里子”。自来水、污水管道及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破解污水外溢、电线乱扯等对市容环境造成的影响。“变化太大了,我们的摊车由液化气经营变为电力运行,不仅干净卫生,也减少了安全隐患。”对于老夜市的升级改造,大叔鸡柳小丸子摊位老板侯甲玉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东城路夜市里不仅有哆哆烤冷面、大叔鸡柳小丸子、闫守一大腰子、火爆大鱿鱼、大明臭豆腐、兄弟鸡蛋灌饼、捞汁小海鲜蒸海星海胆等众多老字号美食强势回归。甘肃麻辣烫、贵州糯米饭、墨西哥烤串、广西酸嘢等超人气地域性美食也加入了进来,花样越来越多。


  “来自天南地北的超多美食,每一种都想品尝一下。”网络名人“吃不胖的瘦子”拥有500万粉丝,在他看来,东城路夜市既有烟火气,又很接地气。“我拍了很多海肠捞饭、捞汁小海鲜、烤牡蛎等具有威海特色的美食照片和视频,并将它们发到自媒体平台,希望更多人来东城路夜市逛一逛,感受一下这条街的烟火味。”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市民游客明明白白消费,东城路夜市每户摊位上都张贴了专属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卡二维码和吐槽卡二维码,便于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同时,也让市民游客对商户健康证、添加剂、承诺书、监管记录等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加安心、放心逛夜市。


  “老夜市”回归即“翻红”,是环翠区丰富商业业态、满足消费需求、挖掘经济潜力的缩影。近年来,环翠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着力点,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培育文旅新业态,点燃文旅新活力,全面擦亮“最威海是环翠”文旅品牌,助力打造更具特色、更高品质、更有温度的精致魅力城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时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