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新闻网讯 机声隆隆,焊花四溅。近日,走进位于环翠区羊亭镇的威海大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下料车间,激光切割机正在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进行管材和板材加工。在超大型机床上,一根6米长的钢材不到1分钟就被加工成所需要的框架配件,这些配件经过折弯、焊接、打磨、表面处理、喷涂、组装、检验测试等程序,成为大家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环保回收箱。
智能环保回收箱不仅能够实现大量多类回收和实时称重计算,“24小时在岗”的程序设定也让“绿色回收”真正成为便民快捷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家专业做钣金精密加工的“老牌企业”,大正金属是如何与智能回收设备结缘,并凭借其成功转型的?
原来,大正金属过往的合作客户不乏新北洋、广泰、中远重工等本地知名企业,在给客户做配套加工的过程中,大正金属的转型念头也在“生根发芽”。
“公司决定转型后,就开启了‘自研’模式。成立研发中心,对产品进行升级,并开发了一款针对再生资源回收的智能回收设备。现在已经跟威海较大的运营商达成合作关系,首批订单是50台。”大正金属销售总监张恒振介绍,企业还生产针对铁路系统的出考勤一体机,以及开门自取柜等新零售设备。去年,该企业正式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在大正金属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设计图纸和设定程序进行模拟和调整。在这里,组装完成的智能环保回收箱还将经过程序测试,注入“智慧”。
“这款产品主要有四大优势,第一就是方便,注册、扫码仅需两步;第二是安全性,我们在程序里设置了防盗功能,投放垃圾重量减少的话,系统能够判断有被盗风险;第三有防夹手功能,防止客户投递时有被夹手的危险;第四,资金能够即时到账,用户投递之后,系统后台审核,零钱能够直接转到用户个人账户。”张恒振边演示边介绍。
收益“秒到账”,设备更安全,系统更智慧……在大正金属,这些并非生产的终点。产品如何更完美,才是他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我们会结合产品的市场投放情况及客户反馈经验,进一步创新升级,比如在回收箱里增加一些压缩机,可能还会增加视频录制还原功能,方便运营商及时发现异常投递,便于查询结果。”对于未来的发展思路,张恒振表示,他们将针对不同社区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让客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 通讯员 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