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高区:装备智造向“新”而行

2024-12-10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 智能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高区高度重视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高质量内部孵化、高水平精准招商协同发力,前三季度,该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74亿元,同比增长22.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3%。
  目前,高区智能装备产业产品主要涵盖8大类,包括碳纤维生产设备、复印胶印设备、超声波热量表、自动报靶系统、水下多功能作业机器人等产品。从“中国造”深海3500米作业机器人等“国之重器”,到可探测地下1万米以内地质结构的NuSeis无线节点勘探仪器等“出圈”产品,一批批本土企业走出了一条从起步到突破再到局部引领的路径。
  智能激光切割开孔机器人,将3小时人工开孔时间缩短至4分钟;视觉检测机器人,实现高速图像处理、全方位成像、高速精确定位、缺陷瓶自动剔除……走进威海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智能装备正在飞速运转。目前,该公司在谷物原料处理设备、粉碎调浆设备、糖化设备等领域已确立领跑地位。
  尤其受市场青睐的是该公司的整套智能化控制系统。以糖化发酵交钥匙项目为例,技术员只需坐在控制室里,通过人机界面,就能完成啤酒酿造,而后续的清洗也实现了全自动化。
  “多年来,我们从‘卖设备’到‘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智能轻工成套装备交钥匙项目,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上位机集中控制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该公司董事长王仕玮说,企业已完成300多套交钥匙工程,其中,原料前处理自动化生产线在国内啤酒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并成功拓展到高端生物发酵、医药等领域。
  无论是攻克了航空航天领域自动铺丝设备的光威精密等“尖子生”,还是专注海洋智能装备的方得海洋科技等“新秀”,高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纷纷瞄准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方向,或是加大技术攻关,或是增强解决方案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而行。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高区智能装备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5家,较2023年末增加20.6%。培育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1至9月,智能装备规上企业工业技改投资达18.3亿元,同比增长150.7%。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我们正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深化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三赋行动’,助力企业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智能装备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高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通讯员 徐永平 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