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匙亮)4月17日,市新闻办召开“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改革工作情况。记者获悉,今年我市推出108项改革任务以及拟形成的179项改革成果,将着力在落实上级各项部署、探索原创独创改革、用好先行先试机遇、加强改革宣传造势四个方面谋求新突破。
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尤其是省十大重点改革任务,是全年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副秘书长李继介绍,我市全面对标对表省委部署要求,逐条研究提出89条贯彻落实举措,逐一明确成果形式、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在此基础上,立足威海特色优势领域,围绕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发展质效、筑牢发展基础3个方面,提出12项改革任务,后续将持续抓好跟踪督导,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创出更多亮点。
我市改革基础较好,干部群众改革创新意识较强,在精致城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对外开放合作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创新性、领先性的改革经验。为更好放大这一优势,李继介绍,今年我市围绕新能源消纳、服务贸易开放合作、政务服务等领域,谋划推出一批新的原创性独创性改革任务,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改革成果,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借鉴。
据介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先后争取国家、省级改革试点500多项,有力推动诸多领域实现新突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激励引导力度,争取更多高含金量的试点落地威海,健全试点备案、推进、验收机制,更好发挥试点压力测试、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我市还将加大改革政策方案宣传解读力度,健全改革典型发现、培育、总结、推广机制,推动改革红利更早更充分释放到位,进一步提升威海改革知名度和影响力。
落实到实施路径上,我市已在绿色金融、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等领域明确下一步措施。具体来讲,在绿色金融方面,我市将开展第二届绿色支行评选,新增挂牌绿色支行12家以上;加快“绿e融”二期建设,持续加大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融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全年新增绿色金融产品20款以上;大力培育和支持绿色产业企业上市挂牌,不断拓宽绿色直接融资渠道。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斌介绍,我市将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更好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营商环境方面,我市围绕制度创新、法律服务、涉企执法、司法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建立政府立法评估制度、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等30余项举措。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文勋介绍,我市将出台进一步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及推动涉企检查事项网上运行的实施方案,深化律所联系商会工作机制,开展“威法护航·益企发展”行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可持续性。
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市将围绕助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持续完善“海陆空铁邮”跨境运输全模式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智慧综保区管理”,助力建设电子信息、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中韩物流集散中心,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高标准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设立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打造中韩口岸通关便利化示范标杆;复制推广智能转运物流模式,简化转关手续,加快推进“数字+”监管,一体推进智慧海关、智慧口岸、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威海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王顺介绍,今年一季度,威海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93万吨,出入境旅客9.8万人次,为全市企业减让进口税款9325.8万元。(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