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刘义岚)5月8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积极推进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目前已有13家企业、21款产品参与试点,涵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其中10家企业、15款产品已完成数字标签应用部署。
数字标签是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让消费者扫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如配料表、营养成分、生产日期等,既方便企业更新信息,也便于消费者随时查阅。自2024年6月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消费者互动等方式,推动数字标签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为国家大范围推广此项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在宣传优化方面,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力量走访企业,针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应用现状展开专项调研,并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广泛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系统收集企业对于数字标签的实际需求、发展期望以及面临的困惑与疑虑。同时,深入分析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信息的关注重点和阅读习惯,为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建伟表示,为积极推进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我市制定《威海市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推广目标与实施路径,详细规划各阶段的时间节点、责任分工以及具体措施,确保方案科学有效能操作。
我市还建立了完善企业需求反馈机制,组建专家、技术人员服务团队,及时响应企业反馈问题,在产品设计、标签制作、系统对接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确保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数字标签为食品企业提供透明化展示窗口,通过公开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及质量检测数据,强化消费者信任,塑造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科四级调研员耿小英介绍。
此外,我市构建数字标签应用效果动态跟踪体系,定期对试点企业开展阶段性评估,系统收集企业在成本效益分析、工作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为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市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王方文说:“数字标签作为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为食品行业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我们将加强日常监管,督促企业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杜绝利用数字标签进行虚假标注、非法宣传甚至链接非法内容等行为,确保‘码上信息’真实可信。”
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科科长李闪霞表示,数字标签标示内容应清晰、醒目、易于识读,不得篡改。食品生产者可根据特定消费群体需求提供数字标签,如在文字标识的基础上同时采取视频、语音识读等方式提供食品信息。
2025年是国家数字标签推广年。目前,我市已有13家企业、21款产品参与试点,涵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其中10家企业、15款产品已完成数字标签应用部署。我市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数字标签优势,推动其在更广泛食品领域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透明、便捷的产品信息服务。(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