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最美南海谱新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3-12-10 07:30:36    来源: 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环境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承载力,关乎大局,关乎长远。

    环境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承载力,关乎大局,关乎长远。南海新区秉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宝贵、最突出的优势,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贯彻于区域开发的各个过程,融入城市建设的每个细节,以打造新园区、新城区、新景区为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强化吸引外来投资的环境优势和生态亮点,努力建设美丽南海,实现区域健康持续发展,南海新区阔步前行。

    实景展现:南海美景处处新

    站在南海新区香水河大桥上远眺,鸥鹭或在浅滩悠闲觅食,或在湿地上展翅盘旋——在南海新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一美景。优良的环境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也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好去处。落潮时分,南海新区的居民和游客们争相到香水河下游挖蛤找蛏,不足半天时间就能收获几十斤海货。在落日的余晖中,满载而归的人们一个个喜笑颜开。

    漫步南海,处处美景盈目。有着天然氧吧美誉的万亩松林吸引着周边居民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济宁住了大半辈子没呼吸到这么清新的空气,人家说,常到松林走一走,轻松活到九十九,这是有根据的。”来自济宁的赵秀军尽情地在松林里深呼吸。毗邻海岸线的万亩松林栽植于上世纪50年代,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有林貌。松林里面空气清新,松香浓郁,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大中城市数十倍,是养生、休闲、度假的佳地。南海新区在开发过程中坚守“不动一棵松树”的底线,这方绿得以造福万代。

    美丽南海的目标如何实现?南海新区的做法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香水河清淤治理以来,水质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梭鱼、河蟹、贝类等水生生物种类日渐增多,开阔的水面,良好的植被,引来海鸥、灰鹤、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息觅食,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迷人景观。今年,南海新区还对沙滩进行了生态修复,拆除30多个养殖大棚,恢复原始生态地貌,整修后的沙滩焕然一新,成为大型活动的不二之选,沙雕节、采贝节、螃蟹节、沙滩排球赛等主题活动和大型赛事相继在南海新区上万平方米的金滩上举办,海天一色的生态环境具备了举办大型活动的承载力,也成为吸引人气的制胜法宝。

    项目跟进:打造高端生态景观

    今年,南海新区投资28亿元,大手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骑着自行车在香水河公园内慢行,彩色透水沥青构成了樱花自行车道的通幽曲径,两侧83万余株黑松、白蜡、银杏等各类苗木高低错落,郁郁葱葱,与周边的景观交相辉映,增加了水体的空间美和层次美,一条长达3公里的“生态绿道”在游客的脚下延伸……南海新区投资3亿元打造的香水河公园是一处观光综合性公园,在充分保护利用香水河水系环绕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功能特点,布置樱花自行车道、咖啡吧、生态岛、观景长廊、亲水平台等景观小品。游客在其中流连忘返,可尽赏各种美景。

    蓝湖休闲商务区是南海新区今年投资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主要围绕蓝湖景观的建设,发展商务办公、旅游购物、康乐文娱等。该项工程于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动用了各类大型工程机械200多台,由苏州园林公司进行高标准建设,现在大框架基本成形,目前栽种了水杉、黑松等60种苗木、100多万株。整个蓝湖水域面积900亩,设计中充分借鉴南京的玄武湖、苏州的金鸡湖等设计理念,规划建设运动欢乐谷、生态体验区、会议商务中心区、文化休闲园四大功能区,着力营造一个自然、生态的休闲开放空间。项目完工后,将成为提升南海新区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一大亮点。

    以打造“花园城市”为目标,南海新区打造的重点景观工程的同时,对河流、湿地、沙滩、松林等生态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先后实施了香水河、昌阳河清淤治理、金花河湿地保护等7个生态建设工程 。金花河生态湿地工程,在充分保留原有地貌、水面的基础上,将河道清淤加深,同时对两岸滨水线条进行整形处理;幸福河清淤与拓宽并举,使之与东部的香水海水系、昌阳河连接;明珠河向南直通大海,在入海口建设可停泊30多艘小型船舶的游艇码头,向北直通正在建设的蓝湖休闲商务区,通过这条河,小型游艇可从大海直达内陆湖区,把一线海景向内陆延伸,形成滨海旅游立体化全面发展良好态势,将整个城市建设成水系环绕、绿色环抱、生态宜居的花园水城。

    南海处处皆景观,修一条路也可成一片景。畅海路正在进行南段道路两侧的绿化施工,栽植银杏、黑松、栾树等树木20多万株,仅绿化带宽度就达到80米,将打造成为南海的标志性景观大道。总投资1.2亿元的科研路全长约4公里,在景观绿化打造方面,按照绿色慢生活的理念,结合海、林、岛等环境优势,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在绿化带中设置了自行车道和景观休闲步道,点缀了6组景观亭台,突出公园式景观,形成贯穿整个香水海的绿色休闲运动长廊。园林绿化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南海新区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把搞好绿化作为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重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打造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配套点击:积极践行生态理念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南海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着眼细节,做足生态大文章。

    每天17时许,金海路上的太阳能路灯将夜行路点亮。不受供电影响,不用开沟埋线,不消耗常规电能,只要阳光充足就可以就地发电照明,太阳能路灯的鲜明优点与南海新区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高度契合,目前,3000多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金海路、现代路、海景路等主干路。

    “公交就在我们小区门前经过,我坐车出去买菜逛街非常便利。”南海新区碧海云居小区陈宝海说。为了方便区内居民的出行,今年6月18日,南海新区新上的8辆公交车投入使用。不同于普通燃油公交车,这种新型环保节能公交车全部采用液态天然气为动力,与汽油、柴油车相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大减少,更突出了绿色、环保、低耗的特点。奔忙于南海新区各条道路上的20辆出租车同样也贴上的“环保牌”,据悉,这20辆出租车全部采用天然气动力。

    随着南海新区城市化的推进和落地投产企业的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势在必行。为此,南海新区投资建设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可逐步分期解决南海新区目前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可有效地减轻地下水的污染,并为污水回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节能减排。对整个城区的水系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直接的作用,为南海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奠定基础,为建设崭新的生态滨海新区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探访:环保项目结硕果

    “这是蓄水池吗?为什么池底还有沉淀物呢?”走进威海华腾新陶建材有限公司,记者对车间外的数个蓄水池颇感好奇。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陶瓷工程师韩艳香介绍说,水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粉尘在此沉淀分离,粉尘可作为原材料回收利用,而经过沉淀后的废水清澈见底,又再次回到水磨环节。循环高效的生产工艺不仅降低了污染,而且为企业生产成本投入省下可观的一笔。“我们将生态循环生产细化到各个流程,工业废热收集后可满足我们的办公区供暖和生活区用热需求,生产废物循环利用,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韩艳香说。

    管中窥豹,惊喜频现。山东蓝岛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落地南海新区的一大新兴科技项目。该公司以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原料,制造新型生态环保材料,是国内首家攻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企业,并且整个生产过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实现了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今年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由于产品市场行情比较好,今年5月份又快速启动了二期工程,主要从事植物纤维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加工生产与销售。

    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举的桌上摆放着一株绿萝,稀奇的是黄色的“海绵”取代了花土作为培养基。“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我正在做的新试验,农用岩棉无土栽培。这种岩棉板,属国家认证的A级产品,它的原材料是玄武岩,经过高温熔融成纤,加入适量粘结剂,固化加工而成,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周鹏举告诉记者,以玄武岩为材料的制成的岩棉环保无污染,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而今,他正研究安全无公害农用岩棉这一新领域发力,在新兴高科技产业引领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南海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我们正确处理园区建设、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把保护生态、永续发展放在首位,科学开发利用滨海资源,大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全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如是说。

    南海新区对外来的建设项目也是十分“苛刻”,环评通不过的项目,一票否决!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他们秉承“择商选资”理念,以环保低碳、高效集约用地为原则,注重项目质量,绝不拿环境和资源换发展。正是在严格把关的情况下,30多个投资过亿元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均被拒之门外,而一大批低碳涉蓝项目被引入并动工建设,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港口物流等蓝色产业快速崛起,形成百花争艳的喜人态势。

    百姓心声:住在南海创业南海

    “南海的环境适宜居住,我们家亲戚很多在这购房,我姥姥每年都要在这住几个月疗养。”来自吉林的置业者陈先生说。许多人还将南海视为第二故乡。住在英伦湾小区的秦舒龙退休后,将济宁老家的房产出售,与老伴在南海新区置业定居,

    “生态”已成为南海新区的金字招牌,南海新区也因此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示范新区、中国最佳旅游开发区、山东省最佳旅游开发区、山东省十佳生态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南海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建设过程中,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宝贵、最突出的优势,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落实在区域开发的各个过程,融入城市建设的每个细节。

    碧海、蓝天、金沙滩各种自然资源优势吸引着外地游客在此置业,而优良的生态环境也形成了强大的引力磁场,吸引创业者在此扎根奉献。潘迎春退伍后在文登一家企业上班,看到南海新区强劲的发展潜力,他毅然辞职回家创业,300亩水稻田成为他的创业大舞台。“前几年昌阳河水患给我带来的部分损失,自从整治后,我再也不用为此担心,稳定的产量更坚定我做种粮大户的梦想。”潘迎春说,南海美景吸引着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他也筹划着建设生态园,在南海新区这片广袤的创业舞台上,潘迎春信心满满。

    来自济南的张洺欣来到南海新区后就爱上了这片土地,年仅24岁的他加入华腾新陶建材后,在行业内努力钻研,现在已经任职该公司行政部主任,身为家中独子的他决心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坚信这里将会成为我的创业舞台。”对于未来,张洺欣豪情满怀。(记者 丛瑜媛 通讯员 刘昌勇)

来源: 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