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城起南海
魅力新城起南海
——威海南海新区推进城市化探析
威海南海新区作为我市六大重点区域之一,在全域城市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部署,南海新区坚持“加强与威海中心城区的联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副中心城区”的整体定位,推进产城一体、全域一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准配套,深入践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理念,有效搭建起现代化的城市框架、营造了便捷的城市生活和优美的城市环境,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化之路。
■路径一 产城融合
科学规划
三大板块撑起新城框架
科学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城市品质的体现。
南海新区坚持规划先行,请来国内一流规划设计院进行高标准、高水平区域规划。
南海新区核心起步区规划控制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90平方公里,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滨海资源优势,着眼于打造新园区、新景区、新城区,全力打造“一核两翼”三大板块。
东部依托南海新港,建设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蓝色高端产业;西部依托万米沙滩、万亩松林和生态湿地、天然水系等,建设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度假养生、养老康疗、滨海旅游等旅游、养生产业;中部两河环抱,重点发展科教创新、行政服务、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综合商务区,构架起南海新区“中心凸起、两翼支撑”的发展格局。
蓝图既定,保证规划持续有效执行尤为关键。南海新区管委严格按照三大板块的科学定位,大刀阔斧实施配套设施建设,全力以赴开展招商选资工作。
在临港产业区,充分利用港口、空间、资源等优势,以蓝色高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央企为重点,全力突破重大产业项目。以蓝岛科技、博盛新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天润动力装备、威力装备等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瑞霖医药、益建药业等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纷纷在临港产业区内落地开花,呈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拉开了产业兴区的大幕。
在旅游度假区,大手笔打造高端生态综合休闲体。精巧别致、极具异域风情的香水海度假区,已建成松林艺术长廊、马术俱乐部、海洋公园等休闲景观,英伦湾、苏格兰城、北欧小镇等高端住宅项目坐落其中,成为景中之景;充满自然之美的蓝湖休闲商务区,湖面面积约一千亩,沿蓝湖湖岸及景观渠道高标准营造景观,设置商业服务区、嬉戏谷游乐区、沙滩海水浴场、漫步长廊、滨湖公园等,成为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发展新的引爆点;即将动工建设的世威国际旅游度假岛、水上世界乐园、希尔顿酒店等项目令人神往。
在综合商务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正在加紧施工建设,2014年新学期即可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蓝色创业谷孵化器正在进行内外部装饰,今年5月前可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金融中心、4.5万平方米的总部经济大厦,作为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即将投入使用……
三大板块分工明确,互促共融,支撑起了一座魅力四射、活力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路径二 以人为本
完善配套
优先实现人的城市化
“我挑选的新房80平方米,总价9.2万元,比市场价便宜了3到4倍。”去年12月16日,在南海新区大龄青年保障房———青春家园一期工程的分房现场,作为第一个挑房的波罗岛村村民王洪刚,很快选中了自己钟意的房子,心里乐开了花。
当天,300余名大龄青年和王洪刚一样,圆了自己的楼房梦。
随着南海新区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留在新区就业工作。与此相适应,南海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大龄青年安置工作是南海新区推进城市化的途径之一,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让青年们在南海留得下、融得进、住得好。
“区域的城市化要以人的城市化为前提,要让百姓真正受益,让村民早日成为市民。”南海新区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让老百姓就近住进高档小区,由村民直接变为市民。为此,南海新区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环海路以南社区的改造规划已出炉,21个村被列入规划范围,5631户村民将住上楼房。
家住南海新区万家寨的鞠传荣已年近古稀,往常打怵出门的她近来却越来越喜欢去赶集。“现在咱这儿也通了公交车,去赶集一块钱就到,方便得很。”她高兴地说。
便捷的公共交通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立足于提升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出行,南海新区管委去年投资500余万元,购置了8辆公交车和20辆出租车投入运营,设置了2条公交线路和12个公交站亭,每条线路各安排4辆公交车,可全面覆盖区域内的主要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
与此同时,南海新区还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2013年投入28亿元实施了南海高中、畅海路等十大重点工程。目前,路、水、电、暖、气、通讯等“十通一平”基本到位。完善的基础设施,既方便了百姓生活,又为南海新区发展夯实了基础。曾经荒凉冷寂的南海之滨,如今城市生活气息日渐浓厚。
■路径三 “三生共融”
改善生态 建设美丽新南海
2013年12月22日,在新华网举办的“2013美丽中国·新华网旅游年度盛典”上,南海新区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旅游文化赛事,成功获评“美丽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名区”。这是对南海新区狠抓生态建设的充分肯定和最好褒奖。
“生态”是南海新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持之以恒的主题。
开发建设以来,新区管委秉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城的理念,以打造“花园城市”为目标,科学开发利用156公里海岸线、万亩滨海松林、万亩湖泊水系等优质生态资源,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贯穿于区域开发的各个过程,对河流、湿地、沙滩、松林等生态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
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南海新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加大对水系的整治力度,科学进行区域规划和景观打造,先后实施了香水河、昌阳河清淤治理,金花河湿地保护等7个生态建设工程,充分做活“水”文章;在绿化美化方面,对所有道路进行“一路一景”高标准景观设计,新增绿化面积700万平方米。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南海新区正确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不断加快绿色低碳步伐,筹建起可接纳区域全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从单纯开发利用,逐步向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迈进;在项目招引中将“生态”作为硬杠杠,积极引进生态环保类项目,对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项目坚决拒绝。
同时,不断加大生态景观营造,打造了蓝湖休闲区、香水河公园、水上世界乐园等一批高水平旅游度假项目,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环境优势和生态亮点。
如今,日益明显的生态优势已经成为南海新区的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成功捧回了“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示范新区”奖牌,获评山东省低碳经济十佳开发区、山东省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等称号。
产业发展、生活便捷、环境优美…… 一座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现代化新城在南海之滨强势崛起,实现着“从更高起点向更高目标”的迈进。
(记者 盛潇涵 通讯员 刘昌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