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威海南海新区发展回眸
一体化布局下的蝶变之美
——2013年威海南海新区发展回眸
◎本报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刘昌勇
南海生态湿地。
2012年12月26日,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2013年1月26日,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南海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2013年3月4日,《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复;2013年8月,《威海市城市化发展纲要》提出,“威海南海新区要强化与威海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副中心城区”,南海新区全面进入威海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发展快车道。
南海发展服务中心。
改革创新 全新突破
■威海市重点区域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现场会在南海新区召开,推广南海经验
2013年3月27日,威海市重点区域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现场会在南海新区召开,学习借鉴南海经验。南海发展服务中心将涉及工业项目审批和服务的13个职能部门及14家中介服务机构全部整合,将工业项目审批流程中所涉及的50个行政许可事项和中介服务机构办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规范,优化整合为注册、立项、供地、建设四个部分,在“统一登记、牵头办理、并联审批、集中收费、免费代办”的运行模式下,创出南海审批速度,有效营造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发展环境。2013年,南海发展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审批手续1841件,累计节省办事时间1889个工作日,效能提升65%,减免缓征各类收费4287万元,比标准降低82.4%。
■成立12个招商小组和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
2013年10月8日,南海新区创新招商机制,实行扁平化招商,成立12个招商组,每个小组分产业确定招商方向和招商任务。同步成立了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成立了督查考核小组,进行项目日调度、周评价、月小结,确保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文登市52项行政审批权下放南海新区
2013年11月8日,文登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南海新区行政审批工作的意见》,向南海新区试点下放52项行政审批权限,南海新区范围内的审批服务事项执行南海新区管委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南海新区获52项行政审批授权后,涉及工业项目的审批均可在办事大厅一站式办结,90%以上的进厅事项实现了即到即办。
南海新港一期工程目前基本完工。
夯实基础 城市提升
■投入28亿元,实施10大重点工程,基础设施政府性投入达100亿元
2013年,南海新区投入28亿元,实施畅海路、南海高中、香水河整治等十大重点工程,全面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目前已累计完成近百亿元的政府性投入,路、水、电、暖、气等“十通一平”设施基本到位,修建“五纵四横”骨干路网300多公里,污水、雨水等各类管网650多公里,新增绿化面积800多万平方米。
■畅海路开工建设,今年将全线贯通
2013年,南海新区投资2.7亿元启动畅海路工程,路段全长13公里,宽110米,双向8车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向南直达海边,向北连接202省道直达文登城区。目前,环海路以南路段已贯通,正进行道路两侧绿化;环海路以北工程已完成基础施工,2014年将全线贯通。
■南海高中工程进展迅速,今年新学期投入使用
南海高中总投资1.5亿元,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规划设计,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可容纳60多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2013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3栋教学楼、2栋实验楼、8栋宿舍楼已封顶,信息科技楼、图书馆、办公楼和餐厅正进行主体建设,礼堂、体育馆、艺术馆正进行基础施工,2014年新学期可投入使用。
■南海新区公交车、出租车投入运营
2013年6月18日,南海新区成立公共交通公司,添置8辆公交车、20辆出租车投入区域运营。车辆以液态天然气为燃料,绿色、环保、低耗,车内均安装有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
■香水河大桥开建
2013年10月,香水河大桥开工建设。大桥采用斜拉桥设计,桥梁总长1068米,是继长会口大桥后的我市第二长桥。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80公里,路基宽度24.5米,目前已修建200多米的便桥,预计2016年9月30日前大桥竣工通车,建成后将缩短两岸近10公里的距离,南海新区环海通道也将因此被打通。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正式落户南海新区,今年9月份正式招生
2013年11月26日,市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将在南海新区合作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校区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以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远程教育、国际联合办学为主,设置理、工、人文社科等学科及专业,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海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及专业,并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孵化、重大决策咨询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工作。目前,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等主体已封顶,2014年新学期可投入使用。
风光秀美的南海居民小区
■新型社区改造将惠及5631户村民
2013年11月,南海新区新型社区改造规划出台,对环海路以南的21个村居进行城市化社区建设,惠及5631户村民,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南海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改造,将拿出最好的地段、最高档的小区就近安置群众,让村民直接变为市民。
■南海新港一期具备运营条件,二期开工建设
2013年12月,南海新港一期引堤及堆场工程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验收,已具备运营条件。南海新港共设大小泊位94个,远期将建成30万吨级的大型综合性港口,年通过能力3.5亿吨。一期工程建设2个万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07万吨,目前5公里引堤、10万平方米陆域回填已经完工,4台门座式起重机也已安装调试完毕,正在进行港务调度中心、机修车间等工程建设,201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主要建设2个5万吨级泊位以及全长3677米的防波堤和航道工程,目前防波堤已修建了300多米。
■305名大龄青年喜分新居
2013年12月16日,南海新区大龄青年保障房项目———青春家园一期工程进行抓阄分房,305名大龄青年分到了满意的住房。此次分房,主要面向环海路以南户口在农村且在村内无宅基地的男青年。青春家园总体规划8万平方米,可解决800多名大龄青年住房问题,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建筑已经完工,2014年6月底,首批大龄青年可领到新房钥匙正式入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