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威海南海新区发展回眸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产业孵化 科技引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3年7月26日,省科技厅高新区审定组来到南海新区,对高新区进行现场审定。审定组通过南海新区省级高新区审核,认为南海新区规划思路符合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希望南海新区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
■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2013年7月,南海新区管委实行机关干部“住读”制,全体机关干部每周一、三、五晚上住在单位学习,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走出去学习,派出50多名干部职工到北交大进行3年业余进修,系统学习管理、金融、科技等,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借脑引智,引进了一批以博士为主要力量的团队,开展药物研发、汽车部件、高能电池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2013年11月19日,威海金太阳光热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外国专家约翰·费阿德里安·文教授,获得了山东省人民政府2013年度“齐鲁友谊奖”,成为南海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外籍专家。
■南海蓝色产业孵化器成立
2013年11月22日,威海南海蓝色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容纳千家中小科技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器主要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场地和科技共享平台,以及政策、法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培育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目前,普瑞高通生物芯片、停易制动、全人抗体药物、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等9个高科技项目签约落地孵化器。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家
2013年12月11日,山东省2013年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公布,南海新区的金太阳光热发电、明池安全玻璃两家企业上榜。至此,南海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家。明池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拥有7项国家授权专利,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列。金太阳光热发电拥有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和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批量生产高温集热管能力的公司。科技成为南海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鸿通海洋石油管材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蓝岛科技新型建材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22个专利,是国内首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企业,2013年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
沙雕节成为展示南海风光的重要窗口。
全面发展 屡获殊荣
■威海沙雕文化艺术节获评“2013年度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十大文化创新节庆”
2013年9月26日,第九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颁奖盛典在浙江海宁举行,威海沙雕文化艺术节荣获“2013年度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十大文化创新节庆”殊荣。威海沙雕文化艺术节在南海新区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展示我市海洋文化、展现南海风光的重要窗口。特别是第六届沙雕文化艺术节,沙雕群全长2500米,由107座沙雕组成,以“幸福威海”为主题,全面展示一体化发展下大威海的幸福元素、旅游特色以及深邃的文化内涵、长远的发展空间。世界纪录协会工作人员现场颁发了“世界海岸线上最长的沙雕群”证书。
■获评“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2013年11月,省经信委公布第三批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园区)名单,南海新区凭借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入选,成为此次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南海新区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的有利机遇,积极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海底输油输气管道、船舶配件制造成为园区的支柱产业。
■获评“美丽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名区”
2013年12月22日,由新华网举办的“2013美丽中国·新华网旅游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南海新区凭借优美生态环境和特色旅游文化赛事,获评“美丽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名区”。评委组认为,南海新区在开发建设中秉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城理念,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在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