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激情打造活力新城
■区域故事
“争当发展南海的铁军”
2014年1月1日,正是合家团聚、欢度元旦的日子,但南海新区的建设者们坚守在工作一线,跑项目、促工期、解难题。
当天早上8点一上班,南海新区管委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强胜就与同事们奔赴各自负责的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在天润动力产业园,刘强胜与项目负责人交流沟通,帮助协调解决项设备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在蓝岛新型建材二期项目旁,建设局的赵明督导管网施工队伍抓紧施工,为该项目铺设好自来水、污水管网,确保项目能按期投入使用。
下午5点,天黑下来,在南海高中、龙泰西路建设现场,依然能见到管委工作人员的身影。“5+2”“白+黑”已成为南海人的工作常态,“项目推进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忙起来就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工作是常态。”刘强胜笑着说。
“有问题就找头戴安全帽、胸佩蓝牌子的管委工作员”已成为南海新区投资兴业者们的共识。在大家眼中,他们甘当“老黄牛”,天天泡在项目一线,既是项目落地后的联络员、办事员,也是跟进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全过程的服务员,积极为项目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家门口上班真幸福”
1月2日早上7点,家住南海新区小观镇才院村的王新明来到离家不远的公交站亭准备乘车上班。此时公交车还没进站,王新明就和一起等车的几位工友拉起家常。“自打去年通上公交车,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太方便了。”“15公里的路程只要一元钱,真是太便宜了”……聊了10分钟,公交车准时进站,大家一一走上公交车。
早上8点,王新明换好工作服,步入蓝岛新型建材生产车间开始上班。作为设备部电工组组长,王新明带领同事们一起检修生产设备,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班组上的同事都是周边四里八村的老乡,在一起工作带着浓浓的乡情,感觉特别舒心。”王新明感叹说。
“家乡开发建设的越来越好,吸引许多企业在此投资设厂,让我们这些庄稼人也能在家门口上班。”谈起现在的工作,王新明一脸幸福。他所供职的蓝岛新型建材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由于产品市场行情比较好,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吸纳了周边800多名村民来上班。
晚上5点,王新明准时下班回家,此时他的儿子已早早地乘坐校车回到了家中。“儿子现在在南海实验学校读小学四年级,今年南海高中、北交大威海校区也将建成招生,南海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我经常鼓励儿子要好好读书,争取在家门口读到大学毕业。”王新明高兴地说。
像王新明一样,越来越多的南海青年人选择留在新区就业。与此相适应,南海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内涵,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便利,让青年们在南海留得下、融得进、住得好。
(记者 盛潇涵 王文文)
■记者感言
改变源于创业激情
2013年,每一个在南海生活、工作和创业的人,都感受了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带给他们的精彩和惊喜。
一批高端产业开工投产,其先进的设备、优良的产品一亮相,便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一批优质大项目纷纷落地,区域产业脉络清晰,集聚效益更加明显;大型公园落成,道路变成景观,海清河净、林茂花繁,生态环境日渐优美;一批公共服务配套投入使用,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城市化的便捷生活……
这些精彩,是南海新区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奋斗结果;这些惊喜,是南海新区管委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交出的完美答卷。
无论何时走进南海新区,无论是在部门机关,还是在项目一线,都能感受到一种火热的创业激情。正是这种永不熄灭的激情,推动着南海新区在城市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记者 盛潇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