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南海新区:文明随村民一起“上楼”
城乡融合得慢
包村干部会脸红
“经过这次整治,我们村的环境更美了。为了让这种美丽持续下去,我一定要坚守岗位。” 在西里岛村,村民杨忠喜说的“岗位”就是村里自发组建的巡回监督检查岗。
“村里环境不好保持,所以我们就组建了监督检查岗,很多村民当了义务监督员,每天在村子里巡逻,遇到不文明现象就及时制止。”杨忠喜说。
如其所说,农村环境治理快,反弹也快,需要有一套常态长效化的方案,杜绝反弹。
鉴于此,南海新区创新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化运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治理、监管机制。
在乡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南海新区对农村破损道路、路灯等进行重新整修,完善硬件设施。同时,在农村建立文化墙,将身边好人好事、善行善举进行宣传,并通过发放明白纸、宣传彩页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文明知识,从思想上解决不文明现象反弹问题。
此外,南海新区管委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列为重点工程,由管委领导分管,包村干部责任到人,负责哪个村就是这个村的人,引导村子融入城市就是分内职责。每周利用至少半天时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村子参加劳动。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纳入责任制考核,加强监管。
“别的村建设得好,融入得快,自己分管的村融入得慢了,自己就会脸红。”一位包村干部这样说。
除了干部包村、制度监管外,南海新区还全面加强城市及乡村综合管理,专门成立公用设施管理处,负责全区城村一体公用设施提升以及环卫一体化基建设施改造工作。
在机关干部努力的同时,各村也都成立了管理、保洁、清运队伍,安排了保洁员,配备了垃圾桶,提高垃圾转运站、转运车利用率,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南海新区开发这几年,明显地感觉到老百姓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也越来越美了。现在,这里根本不比城里差!”杨忠喜说。
城乡融合下的南海新区,正蓄势发力,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