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建波:孝子悉心照顾患病双亲
丛建波,男,1975年3月出生,威海市第十四中学科研处主任。从2010年起,丛建波不辞辛苦奔波在单位和医院中间,将患病双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展现了百善孝为首的中华传统美德。
参加工作以来丛建波始终兢兢业业,多年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干出了一定的业绩,数次被评为环翠区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够团结同事,待人谦恭有礼,是老师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教子有方,堪称楷模。
正当丛建波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的时候,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他的母亲多次患病住院。于是,他一边忙于工作,一边照料着母亲的病情。2010年9月,丛建波被调到了离家较远的蔄山中学任教务主任。此时他的母亲大病初愈,刚刚出院,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他和爱人商量着把自己的父母接到了家里,在他俩的精心照料下,母亲逐渐康复,身体变得逐渐好起来。自从父母搬到丛建波这里住,夫妻俩从没让父母干过家务活。特别是丛建波的妻子更能理解父母的难处,设身处地照顾好老人,变着法哄着老人开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父母生活好。
2011年,丛建波的母亲的过敏性紫癜又发作了,再一次住进了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康复出院。转眼间,到了2013年,他的父亲在一次查体中意外发现肝部有阴影,其多次陪父亲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竟然是“肝癌”。于是父亲也住进了医院,并进行了手术。面对这种局面,经过一番商量,丛建波的爱人在家照顾母亲和孩子,而丛建波则边工作边和姐姐轮流到医院照顾父亲。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母亲由于担心父亲难以治愈,再次病倒住进了医院。家里一下乱了套。夫妻俩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生病的双亲,同时作为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务主任,还要做好一时都离不开的教育工作。况且,他父亲和母亲不是住在同所医院,父亲在市立医院,母亲在中医院,照顾起来极不方便。那段时间,夫妻俩忙得焦头烂额,身心交瘁,简直都要崩溃了。好在很快就到了寒假时间,使他俩有时间来照顾生病的双亲。于是,夫妻俩人一个在市里医院照顾父亲,一个带着孩子在中医院照顾母亲。整个寒假,他们一家基本上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2014年冬,丛建波的母亲由于治疗过敏性紫癜长期使用激素药,导致骨质疏松而腰椎骨折,又住院了。然而,这一次幸运之神没能再次光顾,母亲撒手人寰。后来,他父亲一心想回村里居住,但考虑到父亲一个人生活的艰辛,也为了使他能安享晚年,丛建波做通了父亲的工作,到现在一直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由于他父亲不会做饭,一日三餐都是由夫妻俩精心准备好。现在,他父亲虽然有病在身,但别人一点也看不出来,熟悉的人都说他父亲比做手术前又白又胖,健康多了。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从丛建波夫妻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情景。自从他父母搬到自己家里,他和爱人从没给过老人脸色看,时时处处都是谦恭有加,发自内心地照顾好父母。邻里同事也都夸他夫妻俩非常孝敬父母。其实,在丛建波看来,孝敬父母本是做人儿女的份内之事,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更何况自己所做的极其微不足道。他相信,每一个做子女的都会做得比自己更好。这就是丛建波,一个将孝心传承而又谦虚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