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进:46载风雨路 大爱仁心乡医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好人之星候选人评选
2017-05-18 17:00:58    来源: 威海网
林燕燕,1974年4月出生,市地税局临港分局办税服务厅主任。从事地税工作21年来,林燕燕用满腔热情,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承诺,她用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诠释着纳税服务的内涵,她用自信、笑容、汗水和泪水,彰显着纳税服务工作者的无悔追求,先后被评为威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市地税系统道德模范。

于学进,男,1948年4月出生,文登区大水泊镇后土埠岭村乡村医生。从业46年来,于学进一直坚守在村医的工作岗位上,走村串户、看病疗伤,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和称赞。

他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四十五年来,天天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老百姓都亲切的称他为“于大夫”。他心系百姓,开出的都是“良心药方”,他走村串户,默默奉献,为村民看病疗伤,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他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老百姓除疾患、送健康。

每天早上6:30,于学进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卫生室,清点药架上的药品,为一天的诊疗做准备。多年来,虽说是6:30上班,但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于学进的时间表里没有上下班一说,只要乡亲们需要,无论何时他都要出诊。一年365天,他没有休假日,从来不知道星期六星期天,也从来不知道五一、十一小长假是什么滋味,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是在卫生室给病人针灸、推拿、拔火罐、开药方,就是背着药箱奔走在去往病人家里的路上。回到家后他还随时“待命”,一旦有危重病人,就要立刻出诊。四十多年来,无论白天深夜,不管刮风下雨,一个口信、一个电话就能把他召唤到最需要他的地方。村里孙国珍老两口因为身体不好,腿脚又不方便,平时没少麻烦于学进,于学进总是风雨无阻地去给他们诊疗。孙国珍说:“没地儿找这么好的医生。”

不仅本村村民对于学进赞赏有加,邻村群众对他的医术和医德也有口皆碑。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于学进接到邻村一位村民的求诊电话,说家里老人突然犯了哮喘,呼吸困难。听到这儿,于学进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顶着大雪就往邻村赶。因为于学进知道,哮喘病人在冬天容易病情加重,若遇上流行性感冒,便会急性发作,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有一次,雪天路滑,再加上于学进一心想着病人,一不小心把腰扭伤了。他顾不得腰伤,匆忙赶往三公里外的邻村,为病人打上针,看着病人好转后,他才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挪地回到家。于学进回忆,回家后才感觉腰疼得厉害,后来用了好多方法也没彻底治愈。

2012年,天降大雪,车子根本无法行进,于大夫接到邻村方池泊村孙秀红的来电,胃痛的厉害,他背上药箱,雪大得根本走不动路,他拿起铁锨,一步一步为自己铲出一条路,虽然是邻村,四五里地的雪路对于一个年过六十的老大夫来说走起来真的是相当的艰难。半个多小时后,终于赶到孙秀红的家中,看到她已经疼的蜷缩成一个球,于大夫顾不得身上的雪,立即为她针灸、开药,高超的医术慢慢缓解了孙秀红的疼痛。孙秀红非常感动,她感激的说:“大雪天,出门已是相当不便,没想到一个电话于大夫就不远千里过来治病,真是个敬业的好大夫啊。”

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于学进和老伴、儿女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家享受享受难得的清闲,没想到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原来是常常到诊所里来看病的一个老人病危,又不好大年三十跑到医院去,就想请他上门去看看。于学进二话没说,带着医药和器材,冒着寒风,匆匆就出了家门。哪怕他自己这时也年事已高,哪怕明知道患者是年纪大了、拖也拖不了多久了,但他还是想竭尽全力,帮患者过完这个团圆年。最后经过紧张的救治,老人终于清醒过来,并且又多撑了三个多月才与世长辞。老人的儿子感激地说:“多亏了于大夫,我妈又多过了一个团圆年,最后走的时候都是笑着走的。”

于学进常说,“农村不比城里,白天干活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就是晚上闲下来,各种疼痛的都找上来了,咱都是村里干活的,知道百姓的身子,他们只要来电话,半夜十二点我也会去给他们看病的。”多年的巡诊医疗,于学进踏遍了周边的沟沟坎坎,也对每村、每户甚至每个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个人的健康档案、病历本都在咱心里装着呢。”于学进说。

行医40多年,于学进总是边学习、边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他发现颈椎病、腰腿痛等疾病是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百姓们往往通过吃药、打针来治疗,不但花费高,而且只能缓解病情,疗效并不显著。当他了解到针灸、推拿对这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时,便开始学习中医疗法。为了尽快找准穴位,于学进每天忙完工作就对着人体穴位图,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在自己身上试针。进针进得不好,扎错了就痛,就得赶紧顺着经络重新扎,直至扎到正常穴位,初学时,于学进没少遭罪。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于学进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取穴方法。几十年来,他熟练掌握了“走罐疗法”“敲击疗法”“火针疗法”“放血疗法”等新特偏土疗法,力求使医疗过程方便快捷,疗效最好,患者痛苦最小,花钱还要最少。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分文不取,免费为大家进行针灸、推拿。如今,年近七旬的于学进依旧奔走在为村民看病诊疗的路上。

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对待病人细致耐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乡村医生队伍中起到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他用自己四十五年的坚持、义无反顾的行动和真诚无私的情感,充分诠释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满腔热血。

来源: 威海网
编辑: 李晓静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